无名氏《冬景》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冬景
无名氏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此诗千家诗原署刘克庄作,查刘克庄后村集无此诗,作者待考。诗名冬景,然次句“竹外秋声渐作威”明言“秋声”,所写为晚秋、初冬景色,题名也不确。
首联写深秋时节,天气转寒。起句诉诸视觉,写因为天冷了,所以特别喜欢晴天,特别喜欢早晨的阳光。“早觉”即早醒,“朝曦”即早晨的阳光。次句诉诸听觉,写从竹林传来的风声,可以判断出秋风正在逐渐发威,变得越来越猛烈了。
颔联写准备过冬。三句写命令仆人准备取暖的房间,“暖阁”即安装火炉等取暖设备的房间。四句写叮嘱童子也即小佣人,将旧棉衣熨烫好。“命仆”与“呼童”采用了互文的方法,其含义就是让仆人或童子安排好暖阁,熨烫好棉衣。
颈联写享用深秋的美食。五句写美酒已经酿好,上面还漂着一层像竹叶一样嫩绿的浮沫。六句写下酒的螃蟹恰好长得又肥又大,如果掰开烧熟了的螃蟹的外壳,就会见到橙黄的蟹黄。“橙切香黄”与“叶浮嫩绿”相对,因为“叶浮嫩绿”是用来形容美酒的,所以“橙切香黄”也是用来形容蟹黄的。不过橙黄也是深秋初冬的美丽景色之一。
尾联上句继续描写深秋的美景,满园开满了木芙蓉花与菊花。木芙蓉又名芙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9月至11月间次第开放。末句总上写要及时行乐,不要错过晚秋的美景与美酒佳肴。这首诗以七句写景叙事,以一句作结,在构思上颇有新意。
写晚秋、初冬的诗歌,通常都描写萧瑟的景物,抒发悲凉的情怀,此诗却采用欣赏的态度,写朝曦、暖阁,写酒熟、蟹肥,写蓉菊满园,并且还写出了晚秋、初冬丰富而亮丽的色彩,如酒绿、橙黄,此外“晴窗”、“蓉菊”等都使人联想起它们的亮光与色彩。作者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精神面貌是值得称赏的。
-
莫愁湖赠别刘瞻甫憔悴行吟落照时,莫愁湖上与君期。五噫一赋梅花国,三黜重逢柳士师。吴苑旧游淹越鸟,楚裳今雨浥江蓠。姑苏烟月长相待,萎
-
宋·苏轼2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3: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
-
十索(选二) 作者: 丁六娘
-
也许和疼一样也许和疼一样风一阵就扭曲了阳光穿针引线的安慰那么不真实让我躲在纸页的反面辨别你书写的地址乘坐的想象迷幻一座城堡倾泻满月
-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又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
-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
《晏子春秋》 晏子使楚 (1) ,楚人以晏子短 (2)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3) 。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4) 。见楚王。王曰
-
名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 ① ,只身东海挟春雷 ② 。忍看图画移颜色 ③ ?肯使江山付劫灰 ④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
-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罗。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交流无时寂,杨墨日成科。夫子闻洛诵,夸才才固多。为金好踊跃,久客方蹉跎。道可束卖之,五宝溢山河。劝君还嵩丘,开酌盼庭柯。三花如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