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春日》译文与注释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2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年)]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年),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7)东风:春风。
(8)光景:风光。
【诗词译文】
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
欧公送慧勤欧公送慧勤 【原文】 国朝承平之时,四方之人,以趋京邑为喜。盖士大夫则用功名进取系心,商要则贪舟车南北之利[1],后生
-
连骑思思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他日曾陪控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坐夜闲。
-
《王蒙春之声》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王蒙 咣的一声,黑夜就到来了。一个昏黄的、方方的大月亮出现在对面墙上。岳之峰的心紧缩了一下,又舒张开了。车身在轻轻地颤抖,人们在轻轻地摇摆。多么甜蜜的童
-
清·李渔萱花一无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
-
《先秦散文·战国策·陈轸说昭阳勿攻齐(齐策一)》原文鉴赏
-
【析】 如果说一个作家不重复别人还较容易做到的话,那么,任何时候都不重复自己就相当困难了。这对作家的思想、生活和艺术才华,是一个全面的考验。鲁迅就是一位任何时候都不重复自己,篇篇都有艺术创新的伟大文学
-
暂辍清斋出太常,空携诗卷赴甘棠。府公既有朝中旧,司马应容酒后狂。案牍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常
-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内顾觉今
-
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嗔无。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作品赏析原题: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
-
唐宋词中,《刘克庄《贺新郎》》以其才情洋溢的词句广为人知。词中描述了一个朝思暮想的女子,极尽细腻之情。赞美丈夫才貌双全,表达深深的爱意和依恋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情感,该词展现了唐宋词深深的艳丽唯美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