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七绝《刘禹锡·玄都观桃花》政治讽刺诗赏析
刘禹锡〔二〕
紫陌红尘拂面来〔三〕,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四〕。
〔一〕玄都观:唐代一道观,在今西安南门外。
〔二〕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称为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后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二十一年(805)一月,顺宗即位,任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与王叔文、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被贬的有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史称“八司马”。刘禹锡的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善于学习民歌,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刘宾客文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三〕紫陌:长安街道。红尘:街道上人行马驰扬起的尘土。
〔四〕尽是刘郎去后栽:暗指新贵们都是在王叔文变法失败后攀附当权者而得势的。刘郎,诗人自称。
【点评】原题作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作于元和十年(815)春,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一起被召回京师。这是首政治讽刺诗,借春日玄都观桃花的繁盛艳丽和游人如织,影射贤良被逐,奸邪得势,抒发了诗人对朝廷新贵的讽刺与蔑视之情。
-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勿轻一盏酒,可以话平生。
-
元·蒋子正2元遗山好问裕之,北方文雄也。其妹为女冠3,文而艳4。张平章当揆5,欲娶之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不值许费力》经典解读 不值许费力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此等语亦算警
-
《蜀道后期》和《人日思归》是两首文学作品,通过对比赏析这两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题材、意境和感情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蜀道后期》描绘了长期在蜀道上奔波的艰辛和无尽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离乡别井感到的思念和苦闷。而《人日思归》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回归的情感,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次,在意境上,《蜀道后期》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作者以悲伤的笔触描绘了蜀道的险峻与荒凉。而《人日思归》则更加温情,诗人通过描写故乡的美景和记忆,营造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最后,在感情表达上,两首诗作
-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
●浣溪沙 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苏轼词作鉴赏
-
本篇表达了孔子政治思想方面的三个理念,它们形成了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对两千年来中国的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处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原题】:使君黄秘书上印有期闻严召已得好语赋诏律送之
-
我们一行五人去西班牙葡萄牙旅行时,朋友的朋友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当地的陪同,说是一家文化公司的高管,恰逢休假。当我们从浦东转迪拜的EK18
-
古文观止·明文·宋濂·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