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谢燮《早梅诗》咏梅花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谢燮《早梅诗》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早梅诗咏梅花诗鉴赏

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谢燮,南朝陈诗人。宣帝陈顼太建十二年,吏部侍郎缺,主管者曾多次推荐他补缺,不被宣帝所用,仕途不遂,郁郁不得志。今存诗有陇头流水、雨雪曲、明月子、方诸曲五首,分别载于乐府诗集、艺文类聚。前四首都是乐府诗,多为征人愁怨之作。早梅一诗,似是咏梅,实则却是咏物抒情之作。诗的大意是说,因为梅花迎春才早先萌发,独有它在寒冷面前毫不犹豫。它深怕落在众花之后,却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它。诗人对梅花的外貌、色彩并没有作任何描绘,只从它的习性和萌发的季节上加以勾勒,就把梅花的习性和气质写了出来,从而热烈称颂了梅花迎春傲雪,不畏风寒,勇于进取的精神。显而易见,作者以梅自比,暗寓着自己象梅花一样,在事业上不甘落后,努力奋进,积极进取,要干出一番事业来。然而自己的命运也象梅花一样,虽尽到了主观努力,但却“无人别意看”,不被人们看重。所以如果说这首诗的前三句是写自己积极进取而孤芳自赏,那么最后一句则是写不被任用,怀才不遇的感慨。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无知觉、无思维、无感情的梅,写得象人一样有知觉、有思维、有感情。梅花不畏风寒,迎春早开,是其习性使然,出于自然,而作者在首句用一“故”字,在二句用“不疑”二字,在三句用“畏落”二字,顿时把梅花写得活跃起来,赋予了人的感情。联想自然,情趣盎然,生动感人。再者,语言浅近,通俗自然,也是本诗的特色之一。

猜你喜欢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选自《论语·学而》第一章。 时:按时。 习:诵习。 说:通“悦”,高兴。 朋:指朋友。 乐:快乐。 知:了解。 愠(yùn):恼怒。 【赏析】 在孔子的人生哲学中,好学、乐交、宽容,是做人的

  • 李煜《清平乐》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清平乐》·李煜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之后所写词作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上片着重写“愁”。“

  • 《欧阳修散文名篇·菱溪石记》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此文叙事简单,议论自然,且颇多转折,议论、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是欧阳修记事类散文的传世名篇。

  • 韦应物《答徐秀才》全诗赏析

    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岂如白玉仙,方与紫霞升。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一枝非所贵,怀书思武陵。

  • 《对雪赏析》

    全诗可分五段。第一段从篇首至“飘飘满天地”,从题面叙起,写岁暮深居值雪。这段文字很平,但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天气的奇寒:“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二句写为官的作者本人深居简出,朝廷免去五日一上朝的惯例,官署亦不办公,这些都间接表明

  • 《死亡》鉴赏

    作者: 申秀英高健

  • 《夜过科隆莱因桥》鉴赏

    作者: 张培英

  • 白居易《自解》全诗赏析

    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世传房太尉前生为禅僧,与娄师德友善,慕其为人,故今生有娄之遗风也。王右丞诗云:宿世是词客,前身应画师。]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

  •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赏析》

    赏析(一)   该词上片写别情,开头两句写景由近及远:“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这两句词行文结构上的整齐对仗,也为这首词的意境铺开增加了无限的美感。然而,空间上的开阔却和时间上的收缩不同,后两句词人开始交代事件:“当年戏马会东徐,

  • 舒頔《小重山·端午》端午怀古思人词作

    这是一首借吟咏节庆风俗而抒怀古思人之情的词作。作者以描写五月端午节的民情风俗为内容,抒发了对爱国志士屈原的怀念凭吊之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