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水龙吟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水龙吟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沂孙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玉阑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池馆家家芳事。记当时、买栽无地。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把酒花前,剩拼醉了,醒来还醉。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
南宋末期词人,大都生于亡国之际,身受亡国之痛。他们或托物以寓意,或隐约以陈词。此期作家都半循入细腻的咏物寓意的“寄托”之路,不敢也不能有明显的激愤呼号。他们雕饰字句,以纤丽为工,致力新语,奇巧为妙。而在其间,则隐藏着深刻的难言之痛。在铸美词造隽语的后面,其实是具有更深、更厚、更沉痛的悲苦。词人王沂孙与蒋捷、周密、张炎为其时四大家。
此词王沂孙借牡丹以叹亡国之恨,发遗世悲慨,抒故国之情。仅微旨及之,言而不尽。“词选云:‘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自是确论。读碧山词者,不得不兼时势言之,亦是定理。”(白雨斋词话)此语可为读碧山词之导言。
词上片描绘牡丹娇容丽姿,借唐宫遗恨抒心中之感慨。“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清晨,牡丹主人睁开朦胧惺松的双眼,懒洋洋卷起珠帘步出内室,径直走向牡丹庭院,看看牡丹花开了没有。主人公清晨晓寒即起身探看,可谓对牡丹关切之至。此二句既描写了主人公的早起之举,也为下文景物描写作了铺垫,以下景物均由主人公醒目所及。“玉阑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词人在此处为牡丹设置背景。玉石栏干旁边,柳条低垂,一束柳丝,被和煦春风轻轻托起,半斜半倚。“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词人至此才正面描绘牡丹形态。只见牡丹如同小憩微酣中的美女,清香四溢,低首侧睡于柳絮之下,天生丽质,纯朴温柔,娇憨之态,惹人爱怜。牡丹原是我国著名传统花卉,它花肥色艳,姿态优美,有“花中之王”美称,它雍容华贵的形态象征着美好与幸福,因而这超逸万卉的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碧山在此用拟人之笔就其花硕色鲜、富贵之态作了逼真的描画。既表现了牡丹的特征,更绘画牡丹婀娜多姿、美容娇态之神韵。使人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寥寥几笔便维纱维肖地勾画出牡丹的美貌与神态。“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真妃即杨玉环,号太真,初为玄宗之子寿王瑁之妃,后被玄宗册封贵妃,深得宠爱。 真妃聪明美丽,晓音律,能歌善舞。长恨歌曰:“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谪仙”谓李白。新唐书·李白传:天宝初,李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时,宫苑牡丹盛开,玄宗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花,命李白作清平调词三首。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词将美人与牡丹交织描写,通过比喻与烘托着力表现和颂扬贵妃之貌美。然而,“繁华梦,如流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长恨歌)玄宗的享乐荒政终于导致安史乱起,在赴蜀途中六军发难,玄宗被迫命杨贵妃自缢于马嵬坡前。真是春梦如流水,一去而不复返,“此恨绵绵无绝期。”碧山写玄宗而指宋朝,玄宗的荒淫误国也正是南宋朝廷的写照。
在词的下阕,词人咏花自悼,叹帝业与春光俱逝。“池馆家家芳事。记当时,买栽无地。”欧阳修在赞美洛阳牡丹的诗中写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北宋时期,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纷纷在洛阳修建府第别墅,争相辟筑花园,为夸富斗艳而雇花匠培植各种牡丹。“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谁道鲜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从司马光的诗中可以看出洛阳当时种植牡丹之盛况,如同碧山笔下“池馆家家芳事。”众人事花是“家家芳事”,“买栽无地”;而词人透过世俗,独具慧眼,主张赏花“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只有在幽静清雅的溪岸竹旁,静心一人观赏牡丹才为有益。此六句虽写植花赏花,而实言宋末政事。宋末朝廷重臣纷纷争权夺利,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贪图享乐,实为国家祸患。只有“幽人独对,水边竹际”那样清醒明智,认识民族危机,以君国危亡为念,廉政爱民,积极抗金,才会于国有补。这“幽人独对,水边竹际”之句,使人联想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在这里表现的是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而词人是浊世兀立,目光深邃,时时以君国社稷为念,无国则无家,可谓站高看远。虽然词人高瞻远瞩,洞若观火,但终究势单力薄,众醉盈廷,独醒何补,故咏花以自悼:“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只有借酒浇愁,醉醒还醉,忧愁之极。词人不为一时“家家芳事”之繁华春色所迷惑,而是惶恐担心:“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瞻望国家前程,忧虑京洛春光虽好,白雁南来,帝业共春光俱逝,江山沦亡,生灵涂炭。杜鹃声声“不如归去”予人以警策。词人只能如此微旨及之,不说尽耳。
细读此词,可知碧山以君国为念,“缠绵忠爱”,借牡丹而咏国事,家国安危,萦系于心,可见词人之怀抱。
此词以拟人之笔写牡丹神态面目,花人合一,生动形象,形貌逼真,神形兼备,可谓妙笔。咏物词当“物物而不物于物。”又“不即不离。”碧山在此词中正是写花忧国,借牡丹而寄托心事,写花卉而抒发怀抱。故白雨斋词话言道:“碧山水龙吟诸篇,感慨至深。”“感寓中出以骚雅之笔,入人自深。”词中比喻和用典,生动而妥贴。尾句心理描写诚挚感人,借杜鹃声寄以惶恐之心,委婉含蓄。诚如白雨斋词话所言:“读碧山词,须息心静气沈吟数过,其味乃出,”此为经验之谈。
-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
小畜第九 【题解】 小畜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巽上)。本卦下卦为乾,乾为天;上卦为巽,巽为风。有和风满天、风调雨顺之象,卦名为
-
宋·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
-
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我要问:有几个人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 早晨,当残梦从枕边飞去
-
凡说之难 ① :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 ② ;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 ③ ;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 ④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⑤ 。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 ⑥ ,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
-
李白《任城县厅壁记》 风姓之后,国为任城 2 ,盖古之秦县也。在《禹贡》则南徐之分,当周成乃东鲁之邦。自伯禽到于顺公 3 ,三十二代。遭楚荡灭,因属楚焉。炎汉之后 4 ,更为郡县。隋开皇三年,废高平郡
-
《先秦散文·战国策·缩高刎项抗信陵君(魏策四)》原文鉴赏
-
[原文] 下武维周, 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 王配于京。 (王、京,阳部。) 王配于京, 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 成王之孚。 (求、孚,幽部。) 成王之孚, 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 孝思维则。 (鲁维
-
国学名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出处和解释
【名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语出元代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第三折。大地啊,你分不出好人坏人,有什么资格再作地?苍天呀,你以贤为愚、以愚为贤白作天!几句声声血、字字泪的控诉,径
-
在卢浮宫博物馆 ◆ 罗 丹 这里的支柱形,不是由缩进的胸部,而是由向前高举的臂肘所形成。 这种非常特殊的侧影,我已经向你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