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适《江滨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江滨梅咏梅花诗鉴赏
王适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王适这首五绝摄下了生活中的一组短镜头,表现出诗人对江边早梅惊望、凝想,继而颔首、自笑的乍惊乍喜之状。并巧妙地描画出早梅如珠似玉的幽姿雅韵。
小诗全用陈述笔调,诗人似指点着向我们讲说他新奇的发现:“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突兀的语势,流注一气的笔调,口语般平畅的语言,共同表现出惊叹不已,喜不自禁的激动情绪。这两句写梅花的“早”。“忽”字写出骤见早梅时的突兀感,这突兀中包含着反常,而这反常正显示出早梅的特性。由梅前的“寒”字,点出梅花开放的时间。在覆雪的山崖前,在水流枯落的汉水之侧,一树早梅却已着花,这怎不叫人惊叹! 这一句通过忽见早梅的感情意绪的渲染,使人领略了早梅凌寒傲雪,神清骨秀的贞姿劲质。这同“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早梅)“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庾信咏梅花)异曲同工,但更简约含蓄。
次句从开放的地点写这株梅的早开。梅花早放,而近水者犹早,所谓早梅诗说:“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诗人所见正是汉水边上先发的早梅。这里点题、释题,写明此梅早发的条件。使前面的“忽”字有了着落,后面的“疑”字也可坐实。另外,从写实的角度看这两句也勾画了江滨早梅的剪影,同后两句结合起来,正构成一幅清幽淡远的江滨早梅图,这读完后两句便自然领略。
诗人把他惊人的发现匆匆告诉我们之后,感情仍在兴奋之中。这时他恐怕是感到了所述还不完全,不能让人尽解其心。于是,又把话折回,补叙出他在确认眼前所见竟是早发梅花之前心中的疑惑,眼前的错觉:“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这两句仍说梅“早”。但是具体地写出自己在骤见的突兀之后,心中进而由疑误产生的幻感。诗人是北国幽州人,想不到江南梅花这样早地送来了春意,初见,完全出于意外,竟把点点新梅疑作弄珠人手中玩耍的珍珠。北人不识梅花,也可为情理中事。王安石咏梅中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而此处强调“不知”,正是为了引出下句的“疑”。这两句的构思十分精巧,美丽的想象,奇妙的比喻融为一体,比常见的以雪喻梅,以杏花喻梅,都更为巧妙活脱。梅花苍雅清秀,稀疏的枝干欹依倾斜,玲珑明澈的小花,先叶而生,串点其间。对这样的一株花,诗人以“弄珠人”这样意在点染的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做整体的比附,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以珠喻梅花,既写出它润泽光洁的形色,又写出它纯洁、坚韧的内质,可谓形神兼备。而“弄”字尤其用得好,生动、形象,颇有美感。它包含的萦绕牵连之意,正使人想到珠玉的串连、飞动,进而想到一树疏枝横斜、蓓蕾如珠的清疏淡雅的早梅。
这两句,以疑梅为珠,写梅早得出人意料。同其它许多写早梅的诗立意相同,但想象丰富,诗的形象更为优美动人。而从全诗看,它又同前两句相连,使那江边早梅的剪影活泛起来,由远而近,由朦胧而清晰,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江滨早梅图。诗人以错觉写真,真而又巧,发人联想。
这首绝句写早梅,但不是一般地刻画形象,而是把自己初见不识,欲辨忘言,惊定复思,疑其为珠,再看,知为早梅,这样一个发现、思索、认定的过程写出来,使读者也跟着领略一番,如身临其境。同时,诗人又以错觉写真,巧作譬喻,生动地展示出临江早梅的美丽花姿,使读者从梅临江早开的时地,和如珠似玉的比附中深识梅花气傲寒冰、骨沁幽香的高韵劲节。
-
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绿发方少年,青衫喜为吏。重湖乱山绿,归梦寄千里。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自言北地禽,能感南人耳。京国本繁华,驰逐多英轨。争歌白雪曲,取酒西城市。朝逢油壁车,暮结青总尾。岁月倏可
-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首诗主要是感喟怀才而见弃、诗文无用之悲。 “寻章摘句老雕虫”,是用汉代扬雄之典,结合自己读书写作的实际,来描绘自己的勤苦。西
-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名言: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感时义愤”类的诗句。 诗句写天下已没有再可耕种的土地了,可是仍然有农民被饿死。将不公平的现象揭
-
归客留不住,朝云纵复横。马头向春草,斗柄临高城。嗟我久离别,羡君看弟兄。归心更难道,回首一伤情。
-
【名句】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语出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像白鸥那样出没于浩荡的烟波之间,远隔万里,谁还能拘束我?表现了作者不向黑暗现实屈服的桀骛性格。没:出没。驯:使顺服。
-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
【题解】 此诗作于江夏 (今湖北武昌)。江夏是李白多次往来的地方,此篇究竟作于何时,学术界看法颇有不同。一般认为是他开元年间出蜀后第一次游江夏时所作。联系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情绪,多与青年时代的李白不符。
-
名言: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注释: 乐天: 乐从天道的安排。知命: 知守性命的分限。安土: 安于故土。敦: 厚。 句意: 乐从天道的安排、知守性命的分限, 所以不会忧愁; 安于故土
-
在某一个池子里, 有一个乌龟, 名字叫做金部羯哩婆。它有两个朋友,是两个天鹅,一个叫做珊迦吒, 一个叫做毗迦吒。 时间过去了,来了一次大旱,有十二年没有下雨。 它们两个就琢磨起来:“这个池子里的水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