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范成大《红豆蔻花》咏豆蔻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范成大《红豆蔻花》咏豆蔻诗赏析

豆蔻·红豆蔻花咏豆蔻诗鉴赏

范成大

绿叶焦心展,红苞竹箨披。

贯珠垂宝珞,剪彩倒鸾枝。

且入花栏品,休论药里宜。

南方草木状,为尔首题诗。

范成大咏的豆蔻花为红色。第一句“绿叶焦心展、红苞竹箨披”就写此花的初开情景。豆蔻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全形似芭蕉,红花含苞好象竹笋层层外皮渐次破开,而外面又是绿叶舒展。这是就花与叶的形象所言。“贯珠垂宝珞,剪彩倒鸾枝”一联是写豆蔻花结子时情景,好象宝珞贯珠而垂,又好似剪彩而成的倒銮(车铃),”。因豆蔻花结子如豆,所以就以珠为喻。宝珞,又称璎珞,贯穿珠玉而成装饰品,多用于颈饰。鸾与銮通,古时车铃。诗人运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件珠玉、铃,来比喻豆蔻花开所结子形象,给人以美好印象。“且入花栏品,休论药里宜”意思是这红豆蔻如此美妙应当步入花坛品评高下,不必去在药用方面与白豆蔻花争短长。表明作者对所咏红豆蔻花的赏爱之情颇为殷切。南方草木状是晋人嵇含所撰的植物学文献,在那里就有为你题的诗。书中载称红豆蔻花:“其苗如妒,其叶似姜,其花作穗”。诗人引经据典礼赞红豆蔻花,言之凿之,情真意切,豆蔻花中红者被诗人所垂青,而药用的是白豆蔻,花开呈淡黄色。不评论药用如何,因那是实用方面利害得失,与审美领域的观感完全是两回事。当然,实用与审美感有时也是统一的,但往往是不统一的居多。范诗描绘了红豆蔻的花与果,兼为之正名、争名,认为她应步入花栏,入品入流,可见红豆蔻花的美好形象在诗人心中地位是多么重要。其实诗人笔下豆蔻花早已不再以其药用价值如何而论高低,而是作为少女美好年华这一象征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 饭店挂幌大有说法

    在我国东北,家家饭店门前都高高挂着“幌子”。这是东北饮食行业特殊的民俗标志。当外地人饥肠辘辘,欲寻饭店饱餐一顿之时,远远望见高挂的幌子,便知饭店在哪里,寻幌而去,十分方便。 东北饭店的幌子,上部形如笼

  • 欧阳修《答和王宣徽》全诗鉴赏

    相逢莫怪我皤然,出处参差四纪间。有道方令万物遂,无能拟乞一身闲。花前烛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此乐想公应未暇,且持金盏醉红颜。

  • 乐府诗《十五从军征》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

  • 苏轼《答子勉三首?此诗为黄庭坚作?》全诗鉴赏

    君不登郎省,还应上谏坡。才高殊未识,岁晚幸无他。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寒炉余几火,灰里拨阴何。惊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处士还清节,滑稽安足雄。深沉似康乐,简远到安丰。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欲舞腰身

  • 《古文观止·宋金元文·谢翱·登西台恸哭记》鉴赏

    古文观止·宋金元文·谢翱·登西台恸哭记 始,

  • 《束氏狸狌》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宋濂 2 卫人束氏 3 ,举世之物,咸无所好 4 ,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善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

  • 归去来兮辞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选自《靖节先生集》。“辞”是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有的还可以歌唱。本篇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并且多用四、六字对偶句,格调与一般的散文不同。本文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作者已四

  • 《望乡》杨少勇散文赏析

    十六年前,父亲走后,老母亲才万般无奈进了城,乡下老屋成了空巢。从此,我也就少有回去栖息。怀乡之苦和望乡之痛与日俱增。从那个时候开始

  • 《驯海人》鉴赏

    作者: 马洪恩

  • 仙侠奇女子

    仙侠奇女子一、综述说到古风音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周杰伦、许嵩等人。殊不知,无论是周杰伦的《青花瓷》《烟花易冷》,还是许嵩的《千百度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