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花》咏瑞香花诗赏析
瑞香花咏瑞香花
瑞香,又作睡香,露甲,千里红。瑞香科常绿灌木。高1米左右,叶簇生,椭圆状,四时长青。春季开花,花集生于顶端,呈头状,外为紫红色,内为白色。其香浓郁,又有白、金黄、淡红、紫诸色。据本草纲目云:“宋时人家栽之,始著名。”今歌咏此花的篇也大多出自宋人之手。吟咏者无不称颂其香“香中真正瑞,兰麝敢名家!”(宋 ·杨万里)“槛中紫艳才盈握,天上花香暗袭人”(宋 ·张舜民)“风雨离披枝叶瘦,可怜终不减清香。”(宋 · 曾肇)相形之下,她那外紫内白以及诸色变种倒不十分引注目。其实,瑞香花堪称色味俱佳的观赏花卉,无怪乎诗人称其为花中祥瑞。
-
开元无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闲。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宫娃扶来白已醉,醉里诗成醒不记。忽然乘兴登名山,龙咆虎啸松风寒。山头
-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
-
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出处】唐.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意思1】竹林中的小道通向幽静的 地方,禅房掩隐在花木深处。竹:一作 曲。禅房:僧侣的住所。 【意思2】竹林中的小路通向幽深僻
-
《夺袍衣之 武则天 东方虬 宋之问》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虬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袍衣之。 ○唐·刘《隋唐嘉话》卷下 事亦见《旧唐书·宋之问传》、《新唐书·宋之问传》、宋·计
-
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
-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
古文观止·李密·陈情表① 臣密言: 臣以险衅
-
《节俭之人,人皆孚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