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洁《雨中花秋海棠》咏秋海棠诗赏析
秋海棠·雨中花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钱洁
满砌湿红娇欲滴,似睡起、浑无气力。看苔藓笼香,薜蔓拥翠,相映幽姿别。妒煞晓霞争艳色,奈暮雨、丝丝如织。想肠断西风,自怜冷落,未与春相识。
本词不是一般地咏写秋海棠,而是以调名为题旨,咏写雨中之花。
上片是描摹秋海棠的娇媚。“满砌湿红娇欲滴,似睡起、浑无气力。”这几句从正面入笔,状写雨中秋海棠的妩媚与慵懒。“湿红”句紧扣题旨,点明是雨中观花;并由雨水的滴落,联想到艳色的流动,以“娇欲滴”形容之,并以浓睡初醒之美人拟其娇姿,使花之冶艳格外鲜明动人。“看苔藓笼香,薜蔓拥翠,相映幽姿别。”这几句是从侧面下笔,以仅有翠绿一色的苔藓、薜蔓为映衬,突出秋海棠之叶肥花娇。这样招人爱怜的花卉,该是充满得意、无所遗憾的了,然而下片却集中抒写秋海棠的怅怨,因出人意料,故格外感人。上片对其娇姿艳色越是描摹得细腻生动,也就越使下片的反拨来得更为有力。
下片是臆写秋海棠的情思。“妒煞晓霞争艳色,奈暮雨、丝丝如织。”这几句剖白秋海棠的第一层遗憾,即虽有娇艳的姿色,却因遭逢阴雨,无由与破晓的霞光比美。“想肠断西风,自怜冷落,未与春相识。”这几句是倾诉秋海棠的第二层遗憾,即空有动人的美色,却因不是在繁花竞艳的春天开放,无法一显姿色,艳冠群芳。一时受阻于“丝丝如织”的“暮雨”,还可能有补救的机会;“未与春相识”的愁怨,则永远也不可能消释。这样两重恨事,怎能不使得秋海棠“肠断西风,自怜冷落”呢?这种精巧的构思,乃是由其别名“断肠花”化出,但由于和上片所绘雨中花姿紧紧相扣,特别契合秋海棠当秋开放的特征,显得自然贴切,毫不牵强。
总之,本词不但紧扣所咏之物的特征,又能紧扣特定题旨所加的限制,既准确地把握了秋海棠的品性,又刻意就“雨中花”这一特定情境进行渲染,的确颇见工力,耐人品读。
-
一声鸡,又报残更歇。秣马巾车催发。草草主人灯下别。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鸟,金镫冷、敲残月。渐西风紧,襟袖凄冽。遥指白玉京,望断黄金阙。远道何时行彻。算得佳人凝恨切。应念念,归时节。相见了、执柔
-
[原文] 交交黄鸟, 止于棘。 谁从穆公? 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 百夫之特。 临其穴, 惴惴其慄。 (鲁慄作栗。)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鲁兮作也。) 人百其身。 (棘、息、特,之部
-
任洪渊:当代学院派诗人的选择黑暗爆炸辉煌的象形文字突然击中我——任洪渊:《我只想走进一个汉字给生命和死亡反复读写》面对中国古典诗歌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交友之道·深情厚谊·范式“千里赴约” 东汉时期范式“恪守信用,千里赴约”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汝南郡的张劭与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窗友相知,情深谊长。学业很快就要结束了,分手时二人
-
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就内容而论可分两段,然与此的自然分片不相吻合。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时光清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李清照感叹时光流逝诗句,李清照诗词全集体现青涩的词,李清照的古诗词。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祝福寓意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示祝愿的诗句,求几句带有祝福意思的唯美古文句子,古人表达祝愿的诗词。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君离别意,同是宦
-
鄂渚,相传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鹄山上游三百步江中。鄂,西周为楚地一个封国,渚因以名。屈原《涉江》即有“乘鄂渚以反顾兮”之句。三国时孙吴于鄂置武昌县,后为武昌郡郡治,故武昌亦称鄂城。这首《鄂渚晚眺》即诗人晚登鄂渚望远之作。诗人描绘了观眺所见,感物念旧,咏史抒情,发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鸣。诗人登上鄂渚俯视黄
-
天容清永昼,风色秀含薰。五日逢佳节,千龄奉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