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锦带花》咏锦带花诗赏析
锦带花·锦带花咏锦带花诗鉴赏
妍红棠棣妆,弱绿蔷薇枝。
小风一再来,飘摇随舞衣。
吴下妩芳栏,峡中满荒坡。
佳人坠空谷,皎皎白驹诗。
范成十这首咏锦带花诗写出了花的色形特点。从诗意看很可能是作者于乾道八年(1172)至淳熙九年(1182)流转于静江(桂林)、成都、建康(南京)一带时所作。首句“妍红棠棣妆,弱绿蔷薇枝”,意思是锦带花鲜艳红色很象棠棣花即郁李花,而它的柔弱的枝条又象绿色的蔷薇枝条,艳红嫩绿写出锦带花花开时情景。曾是范成大上司的“名流”洪适也曾有咏锦带花诗曰:“人来认海棠,却讶枝条弱。嫩蕊不胜春,生怕东风恶。”其中也说到枝条弱。接着范诗就描绘这柔弱枝条在风中情态:“小风一再来,飘摇随舞衣。”好象佳人随风起舞一样,其婀娜姿态可以想见。“吴下妩芳栏,峡中满荒陂”一联是写诗人所见锦带花因处所不同而境遇有别。一是在吴下即江浙一带,锦带芳堪为人所称赏,被当作是使花园增添妩媚之色的名花;而在峡中,即三峡一带却长满山野。诗人曾自注曰:“东南甚珍此花,峡中漫生山谷。”可见物以稀为贵,于花亦然。最后诗人以“佳人堕空谷,皎皎白驹诗”作结。将锦带花比作佳人偶然堕落山谷。诗经·小雅 ·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诗人所见之锦带花显系生在峡中漫山遍野之上的,而不是在吴下花园中的。所以诗人联想到佳人堕山谷。总之,这首咏锦带花诗前两联写花的颜色,枝条的动态,后两联写诗人的议论和想象。既有细部形象刻划,又有整体宏观设喻,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描绘了锦带花的形象之美,也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感受,很值得一读。
-
定之方中 ① ,十月定星照天中, 作于楚宫 ② 。搬到楚丘造新宫。 揆之以日 ③ ,察看日影定方位, 作于楚室。兴建住宅破土功。 树之榛栗 ④ ,房前屋后种榛栗, 椅桐梓漆,还有梓漆和椅桐, 爰伐琴瑟
-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地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
-
一岁10个月能背诵一首古诗词(我该怎么做我的孩子一岁十一个月了,可以背好几首唐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岁10个月能背诵一首古诗词,内容包括一岁十个月的男孩能背两首古诗,请问这个智力水平如何,智商算高吗宝宝一周岁零十个月了会背五首古诗宝宝一周岁零十个,宝宝一周岁零十个月了会背五首古诗,智商算高吗。1岁多的宝宝应该还不到逆反期,你宝宝看来真的是个聪明的宝宝,这么小就已经知道和大人争夺权力了。 对宝宝的这种天性,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
-
语出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一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 大概是主人担心我的木头鞋底的小齿儿会把他花园里的苍苔踏出印迹吧,轻轻地敲篱笆门
-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领导下掀起的群众性反英斗争,成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不合作运动起因于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
-
【生卒】:1886—1950【介绍】: 一译厄棱斯坦、爱因斯坦。德国表现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多宣扬反战和和平主义的主题。他说:“所有的将军
-
月夜刘方平①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②。今夜偏知春气暖③,虫声新透绿窗纱④。【注释】①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天
-
这首词创作时代较《满江红·怒发冲冠》略早,写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 这首壮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作品赏析【简析】:这首诗充满怀念故人的情绪,写出闲适自得的情趣,表达出无知音的
-
人中画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尚志堂刊本《人中画》目录书影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尚志堂刊本《人中画》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又名《世途镜》。十六卷十六回。不题撰人。成书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