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 “尚同上”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 先秦散文

    尚同上是一篇先秦散文的作品,以下是该作品的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全文如下:
    尚同上

    尚贤•尚同上•尚不贤。为此六年矣。今尚何如?尚不改! 尚同而析焉,尚入而出焉,皆其人也。贤同而污焉,不污同矣,所谓不学一言,不行一步者,皆非其人也。
    注释如下:
    尚同上:此处指的是“尚贤”,即推崇、追求贤者。
    尚贤•尚同上•尚不贤:指的是推崇贤者和平凡人一样,也推崇不贤者。
    六年:意味着长时间的坚持...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3 阅读(0) 评论(0)

  • 《春情野史》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春情野史》是明代小说作品,作者不详。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富家子孙与一个贫困妇女之间的爱情纠葛。

    故事发生在明代的某个富裕家庭中。这个家庭有一个年轻的公子,名叫张宗桓,他是家族的继承人,家道昌盛。张家是一个世代经商的家族,以经商致富。而张宗桓则是家族的骄傲和希望。

    不远处,有一个贫困的村庄,住着一个叫做王翠花的妇女。她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但生活却一直艰辛。王翠花是一个才子家族的孩子,他从小...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2 阅读(0) 评论(0)

  • 《闹花丛》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闹花丛》是一部明清时期的小说,该小说的原文是由蒲松龄所写。这部小说以武松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他在抵御强敌和解决恩怨中的冒险故事。



    在小说中,武松是一个英勇善战的英雄。他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武艺和聪明的头脑。故事开始于他被姐夫骗婚的情节,为了保护姐姐,他决定为此复仇。他以他的武功和军事策略打败了姐夫,并获得了胜利。



    另外,小说中还有一些其他引人注目的情节。比如,武...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2 阅读(0) 评论(0)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高适的诗句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上一句:汉家烟尘在东北


    下一句: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翻译:


    汉家的烟尘飘荡在东北,汉将离家剿灭残贼。


    男儿自当崇尚横行豪气,天子非常赞赏他们。

    【诗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出处】唐·高适《燕歌行》。【意思】 汉...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2 阅读(0) 评论(0)

  • 《西去列车的窗口(原诗略))(贺敬之)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 新诗鉴赏

    《西去列车的窗口》是贺敬之的一首诗歌作品。这首诗以西去的列车为背景,通过窗口展现了旅途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在诗中,作者首先描绘了列车窗口外美丽的田园风光,如“晚霞斜照天地边”,“万里晖光润如盖”,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感觉。然后,作者以“向西的云彩,向东的缘起”,暗示着列车正向着未知的远方前进,或许是一种心灵的追逐和寻求。接着,作者以“黄昏落空,雁飞人散瘦黄...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2 阅读(0) 评论(0)

  • 《僧尼孽海》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僧尼孽海》原文:


    《僧尼孽海》是明代转世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小说以佛教僧尼的世俗情感与道德困境为主线,描绘了一幅纷繁复杂的人间百态。


    故事主要围绕着一名年轻的女尼姑展开。她年轻貌美,聪明伶俐,却过上了与尼姑身份相悖的世俗生活。她在寺庙中遇见了一位英俊潇洒的游方和尚,两人一见钟情。然而,这段禁忌之恋却...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2 阅读(0) 评论(0)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李商隐的《锦瑟》诗中的前两句。


    上一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


    下一句是: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两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年华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锦瑟”比喻人的心弦,指人的情感和心灵;“无端五十弦”表示人的情感丰富而复杂;“一弦一柱思华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整首诗描述了时间的推移,人生的短暂,以及...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名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诗词注释、鉴赏赏析和解读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流传千古的抗元名篇,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将结合诗词注释、鉴赏赏析和解读三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全面的回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诗词注释。《过零丁洋》中的“过”字可以理解为“穿过”或“经过”的意思,而“零丁洋”则可解释为荒无人烟的海洋。这个诗名非常巧妙地将作者的心境和所经历的环境相融合,使人一见便能感受到主题的内涵和情感的表达。



    其次,...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吕本中《木芙蓉》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吕本中的《木芙蓉》是一首描写木芙蓉花的诗,下面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原文、赏析和解读。



    原文: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如何掩,泪飞流,闲事到,故人长绝肝肺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木芙蓉花,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诗的上半部分写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悲伤和无奈。下半部分则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吕刑》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 四书五经名篇

    《吕刑》是《礼记》中的一篇章节,该篇描述了春秋时期吕不韦制定的刑法。下面是《吕刑》的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原文:
    明乐飨鬼神曰:刑讨乱臣贼子、正大逆之罪者,不可不深思也。伙行而众果之分也、英果而中民美、美善而民从之、则百祸上加万其〔人。孔子曰,如有必于心,虽疾无害矣。

    注释:
    1. 明乐飨鬼神:明亮的乐曲祭祀神灵。
    2. 刑讨乱臣贼子:惩罚叛逆的官员和贼子。
    3. 不可不深思:必须深思熟虑...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他在北方大雪纷飞的冬日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该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陆游对北方寒冷冬天的感受。



    诗中写道:“十一月,庭柯望夷首”揭示了诗人身处北方冬日的景象,表现出冰天雪地的寒冷氛围。接着,“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是对北方农村的生活场景形象化的描写,生动表现出人们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忍受恶劣天气的艰辛。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北国人民的...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翻译:
    小时候不懂得月亮,以为它像一张白玉盘子。
    又觉得它像是瑶台上的明镜,飞在蓝天白云之间。

    上一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下一句: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出处】唐·李白《古朗月行》。【意思】小时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 把它叫做白玉...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勃的诗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上一句:与君离别意。



    下一句:同是宦游人。



    翻译:



    与君离别之心,我与你都是行走在外的人。

    【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意思】就要与你分别了,心中充满离情别意。我和你一样,都是在外任职,远离故乡。【全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翻译:In August, the autumn wind roared fiercely, sweeping the three layers of thatch atop my house.


    意思:八月份,秋天的狂风怒号着,掀起我屋顶上三层茅草。


    上一句:-


    下一句:-

    【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上一句:不薄今人爱古人,


    全诗: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下一句:时人爱古人并不少,只要作品清丽就能获得赞赏。



    翻译:


    上一句:现今的人们对古人并不吝啬赞赏,


    全诗:现今的人们对古人并不吝啬赞赏,只要作品清丽就能获得赞赏。


    下一句:时人爱古人并不少,只要作品清丽就能获得赞赏。



    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妖狐艳史》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妖狐艳史》是一部明清时期的小说,下面将给出原文和解析。

    原文:

    《妖狐艳史》是明清时期一部出色的小说,描写了一个妖狐与人类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古代中国,主角是一个妖狐精,名为艳儿。她身体美丽动人,智慧超群,但由于她的妖术,她不能长久地与人类生活在一起。



    解析:
    《妖狐艳史》是一部明清时期的小说,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妖狐与人类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古代中国,主要角色是一个...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1 阅读(0) 评论(0)

  • 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鲁智深(号“鲁提辖”)在关西打击藩镇时的英勇事迹。


    该故事描绘了鲁智深的拳法高强,勇猛无敌的形象。他用一拳打破了青州藩镇镇守者高廉的城门,震慑了所有的守军,从而取得了胜利。整个故事情节紧凑,激动人心。


    这则故事展现了鲁智深的英雄气概和拳法的威力。他不仅具备卓越的武功,还拥有非凡的勇气和智谋。他的拳法凌...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0 阅读(0) 评论(0)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上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下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翻译:

    在陌生的异乡独自一人,每逢佳节便倍感思念亲人。



    意思: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无依,特别是在佳节时更加思念家人的情感。每当佳节来临,异乡客更加想念家人。【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注】独自一人流...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0 阅读(0) 评论(0)

  • 《关山月》(陆游)原文|鉴赏|赏析 - 宋代诗词评析

    《关山月》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词作。以下是该词的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夜侵铁瓮声寒,睡觉明朝又战。


    主人家翁媳瘦,客子来同横祸。


    东邻西舍即今,只有余芳与她。



    《...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0 阅读(0) 评论(0)

  •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全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感遇十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诗作之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翻译和赏析:

    原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翻译:

    兰花的叶子在春天绽放,充满了鲜艳的颜色;桂花在秋天绽放,洁白如玉。

    它们都很高兴,这是它们美好的季节。

    谁知道住在树林中的小动物,...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0 阅读(0) 评论(0)

  • 《诗经·伐檀》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诗经·伐檀》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首诗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鉴赏和解析。



    原文:


    伐檀何不度?

    维山陵之木杛。杛之杛建,言刍徂之。



    鉴赏:


    《伐檀》是《诗经》中的一篇爱情诗。诗中以伐檀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中的意象清新,内涵丰富,语言简洁明快。



    解析:


    诗的前两句“伐...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0 阅读(0) 评论(0)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上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


    下一句:“天地合一乐无穷。”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此句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描写景物的诗句。意思是星星犹如挂在广阔的平原上,月亮像是冲刷着奔腾的大江流。表达了杜甫对自然景物的壮丽和奇妙之处的赞美之情。

    【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处】唐·杜甫《旅夜书怀》。【意思】星星垂挂在夜幕...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0 阅读(0) 评论(0)

  • 项安世《雨夜》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 宋诗精品

    雨夜,项安世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诗,以其深沉的感情和细腻的描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注释:
    《雨夜》是项安世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该诗以雨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悄然的雨夜中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心的独白。

    翻译:
    雨夜,紧迫地滚动,不折不扣地以笔墨彰显着这令人心碎的景色。低语着我心底的恐惧和孤独,纵然这似乎是旷野,但是在我心头掀起的波澜能否突破坚实的土地,去驱散那不...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0 阅读(0) 评论(0)

  • 《十五夜望月》(王建)原文|鉴赏|赏析 - 唐诗评析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鉴赏和赏析: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通过描写夜晚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忧思寄托于月光之下的情感。



    诗的第一句“望月怀乡泪已流”中,诗人以“望月”作为开头,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人的眼泪也化作了流星,表达了他的思亲之情。



    接着,诗人借助“皓影低昂”一词,形容了天空中明亮的月光,将...

    中国传统文化杂谈-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发表于2023-12-10 阅读(0) 评论(0)

 401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