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夏游杭州西湖词作
湘月 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天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壬申为清嘉庆十七年(1812),时作者二十一岁。是年,作者因随父出京赴徽州知府之任,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故乡杭州。这首词,即作于是夏游杭州西湖时。
常人写这类题材,大致是先叙湖上景致,然后因景抒情。而作者却不循常套,起笔不谈游湖,而先从身世感慨入手。首三句“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气势宏大,姿态超迈。作者不说自己出生杭州,却说自己是被天风吹落于此的。他是天上的谪仙,身在人间,神在天表,只不过西湖风光的清丽令他满意,他才不想返回天界。这三句,才写到作者的诞生,但却已将他的自命不凡、高视阔步、超凡绝俗之态写出,一种豪迈飞扬的气概,跃然纸上。有这三句定下基调,下面几句就看似惊人而实无足惊奇了。“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天际”,为什么他只是北京城(东华门,北京的代称)中一个客居的弱冠少年,却不说仕途不得志之苦、不抒少年意气,而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回首往事时有无限苍凉迷茫呢?就是因为他是谪仙,胸襟广、目光远,所思者大。“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为什么像樊哙(西汉开国功臣,本是杀狗的屠夫)那样建功立业、像驺奭(战国齐人,因文辞华丽被人称为“雕龙奭”)那样立言传世,乃是无数古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他却说那些都不是他的平生之志呢?也因为他是谪仙,来到人间乃是为了大济苍生、重振乾坤。战场上的一刀一枪,书堆中的寻章摘句,他当然是夷然不屑的。不过,他这番心比天高的志向抱负,常人是不会懂得。“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就连坟地在西湖边的苏小小(南齐名妓,钱塘人,故作者称为“乡亲”)地下有知,也肯定会笑作者全然打错了算盘。阅尽人世的小小尚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论了。
词至上片末尾,豪情已转为孤独之感。过片才写到游湖。“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但他笔下的西湖,乃是与他心境相合拍的西湖,他满怀清愁,所以刚刚看到“一抹”(还不是一派)斜阳、“半堤”(还不是满堤)春草,这愁怀就顿时被惹逗起来了。斜阳芳草,自古都是伤心物,作者在此并未超越前人,但连用了“一抹”、“半堤”、“才见”、“顿惹”,词情便有无限含蓄,可谓化腐朽为神奇。接下“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前者用曹植洛神赋“罗袜生尘”之典,后者语本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之歌。既是泛舟湖上,自不免极目远望,但作者所望也不同凡俗,他望的是“美人”——理想的化身。然而,“何处觅”、“予怀孤寄”,他未能望到理想的归宿所在,满腔情怀亦不知何处吐泄。
词至此,已由豪迈而入孤独,由孤独而入忧愁,由忧愁而入怅惘。经此几番情感转折,终于唤出了全篇的名句:“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怨”,是指他胸怀大志却无人领会、无处施展的怨愤;“狂”,是指他心中汹涌澎湃的狂潮,这狂潮中有高超的见识、有宏大的构想、有急切的愿望,包含之多,实难尽言。欲怨之去,就吹上一曲缠绵悠远的箫乐,让那怨愤随风飘逝;狂来奈何?就舞出一派熠熠生辉的剑光,让心潮在浩荡剑气中暂趋平伏。这一箫一剑,其中包蕴了作者多少失望和希望、痛苦和兴奋;抚起箫、挥起剑,这中间的滋味,真可令作者魂为之销!相形之下,功名、文名的“两般春梦”,简直算不得什么,就让它们随着橹声飘荡进云水之间去吧。
这首词全盘托出了少年龚自珍的雄心、抱负和自信、自负,是龚词的代表之作。其中核心的箫、剑二句,尤为后人所称道。有人说,这两者分别代表优美和壮美,而作者一身兼有之,实乃不世出之奇才。有人说,这两者代表了作者个性的两个方面,一深远,一宕落。这些说得都很正确,依笔者看,龚自珍一生的行事,亦可以“吹箫”、“说剑”括之。即使到了他的晚年,他虽然自称“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似乎剑已涩、箫已折;其实,这仍然只是在“吹箫”而已。上引二句出自己亥杂诗,而他在同一组诗中大声疾呼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依然是“说剑”的雄姿吗?
-
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
-
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粹,能校灵均死几多?
-
东藩驻皂盖,北渚临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惧物役,从公难重过! 作品赏析济南名士多。(原注:时邑人蹇处士等在坐。)海右
-
《汉魏六朝散文·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原文鉴赏
-
姚崇夜渡江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听草遥怜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孤帆影,常恐客心悬。作者简介姚崇(650—721
-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1]张籍【原文】君知妾[2]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3]。妾家高楼连苑起[4],良人执戟明光里[5]
-
杜牧文《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
-
《南吕·一枝花》 关汉卿 不伏老(节录)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① 。恁子弟每 ② ,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 ③
-
吴娥声绝天,空云闲徘徊。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樽有乌程酒,劝君千万寿。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从蛇作土二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背有八卦
-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马致远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 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 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 有那等无知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