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元照《念奴娇·红楼珠箔》早春词作
念奴娇·红楼珠箔严元照 红楼珠箔,护轻寒、四面垂垂不卷。鸳甃几番连夜雨,添了晓妆春倦。柳待摇波,梅还悭雪,未觉东风软。横塘路迥,踏春情绪先懒。 望极迢递春江,归帆何处,芳草和天远。欲寄天涯无好梦,梦与行云都断。鸾镜尘昏,兽炉香冷,憔悴无人管。西园花事,一年判付莺燕。
说到春天,大家都知道那是万物欣欣向荣的季节,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总会引得游人赞叹不已。但此词描写的却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李清照声声慢)的早春。
上片在外部气候和人物的内心感受两个方面都突出了一个“寒”字。开头“红楼珠箔,护轻寒、四面垂垂不卷”,写富贵人家的楼阁珠围翠绕,闺房周遭重重帘帷密遮。“红楼”,华美的楼房,旧常指富贵人家女子的住处,如宋王庭珪点绛唇词云:“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珠箔”,珍珠缀成的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唐白居易长恨歌咏贵妃步出卧室曾写下“珠箔银屏迤逦开”这样的丽句,可知其为富贵人家所享用。因此,从此词的开头四字就可推测出词中抒情女主人公的身份是高贵的。在这早春时节,丝丝寒意透过华丽的珠帘侵入室内,“护轻寒”实为难御轻寒,一个“护”字耐人寻味,颇见出女主人公易受伤害的娇弱性格。任珠帘四垂不愿一卷,显然女主人公心情并不愉快。三句既是写景,又表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这挥之不去的寒意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感觉,更是其孤凄情怀的征验。连番阴雨的晦冥景象,自然令人更增倦意,她在深闺中便“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唐温庭筠菩萨蛮)了。而雨洗“鸳甃”,使那井砖上烧结出的鸳鸯纹益发清晰可辨,自也令慵倚妆台隔帘闲看的女主人公怦然心动。“甃”,井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瓦部:“谓用砖为井垣也。”“鸳甃”,就是用带鸳鸯图案的砖块砌成的井壁,用在此处作引线,暗示读者女主人公想到鸳鸯时内心是否也有一种愿望或一丝牵挂呢?笔致含蓄,大有言外之意。下面续写她“晓妆”完成后痴望户外,看到柳枝刚刚冒出嫩芽,还未能在水波上袅娜地摇曳,傲骨凌寒的梅花正在绽放,只可惜缺一场大雪以显其美丽与高洁。“悭”,久缺之意,宋陆游怀昔诗:“泽国气候晚,仲冬雪犹悭。”“未觉东风软”句,上承词首,春风本是和煦的,可眼下一点也感受不到它的温暖轻柔,只觉丝丝寒意袭人。想去踏青,无奈天气是这样的风僝雨僽,想去的地方“横塘”又那样遥远,女主人公便觉慵懒无力,只好将踏春心愿搁起。“横塘”,古堤塘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宋贺铸青玉案词的名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使横塘成为特定的表情意象,深有怀人之意。
从词的上片看,女主人公虽锦衣玉食,然而内心世界是孤独的。在慵倦中她有所期待,其情感含蓄朦胧但仍可揣度。
词的下片将视线拓展。极目远望,春江浩渺,与天相接,波面上归帆点点,不知将驶向何方,哪里又是它们的归宿?芳草萋萋,绵延不尽,一直伸向天边。想给远方的人儿寄去一点消息,然好梦难成,就像天上的行云,没有运行的轨迹。“迢递”、“远”同义,不惜辞费重言之,正见其心绪之烦乱。“归帆”两句,从宋柳永八声甘州词“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南唐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生出,情思缱绻。女主人公满怀惆怅,无可奈何地将目光收回,但室内她看到的也是一片冷清落寞的景象,妆镜上满积尘埃,香炉里只剩灰烬。既然连室内物品都无心打理,那么西园的花花草草,她又有什么心思去照料呢?只好把它交给莺莺燕燕,由它们随意摆布去吧。结拍两句,与宋陈亮水龙吟·春恨词“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意境相似,惟严词哀婉处更胜陈词,虽就全篇格局而论严作尚逊于陈作。
此词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的幽怨,婉转绵丽,又自然清新,颇有易安词之遗风。
-
九歌·国殇[1]屈原【原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2]。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3]。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4]。
-
谭笑在岩廊,人人尽所长。仪形见山立,文字动星光。日运丹青笔,时看赤白囊。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
小宛 作者: 冯怀玉 【本书体例】
-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重阳节的诗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有关重阳节的诗歌1
-
儒家思想对李白影响渊源极深, 绝不仅如外界所说的嘲孔、反儒。他安邦济世、兼善天下的政治抱负之宏大, 建功立业、侍君荣亲的用世愿望之热切, 绝不在诗圣杜甫之下。 事实上, 李白是尊孔的, 在他的《庐山谣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第四套古诗词韵律操,内容包括古诗手操韵律操中都古诗,古诗韵律操,古诗韵律操。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 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 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 我们一起来背吧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杂谈小品文自从“小品文”这一个名目流行以来,看看书店广告,连信札、论文,都排在小品文里了,这自然只是生意经,不足为据。一般的意见,
-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之常情。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上片极为烘托节日的欢乐气氛,从而反衬自己的凄苦。 先写立春。“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红情”、“绿意”
-
本篇究竟为谁所作,学术界有争议。自王逸《楚辞章句》明确地说“《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直到晚清,一般学者对此并无疑义。
-
苏子瞻徐州莲华漏铭 故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燕公肃,以创物之智,闻于天下,作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