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卷二绝句已介绍。代宗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卒,杜甫失去依靠,便于五月携家离开成都东下,经嘉州、戎州、泸州、渝州,在云安住了一段时间,于永泰二年(766)夏初移居夔州(今重庆奉节)。十一月改年号为大历,从“丛菊两开”来看,秋兴八首当作于大历二年(767),因为大历三年(768)正月中旬,杜甫就已经出峡东下了。前人将这组诗系于大历元年恐不确。
秋兴八首(其一)为组诗中的第一首,正如清浦起龙读杜心解称:“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首联扣题,起句写明时间已经进入秋天,“玉露”即白露,早晨草木上有露水是秋天的特征。枫树的叶子比较大,容易招风,枫叶到了秋天会变成红色或黄色,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是秋天的标志。枫树是落叶乔木,枫叶变色以后也就开始凋零了。次句写地点,水经注·江水注:“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萧森”,萧瑟阴森。这两句写景,但是句中有“凋伤”与“萧森”两词,可见景中也蕴涵着诗人悲伤的情感。
颔联承上继续写巫山巫峡的秋景。三句写巫峡波浪滔天,四句写风云在巫山上涌动。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周甸的话说:“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隐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感兴也。”明末金圣叹杜诗解卷三分析道:“流滞巫山巫峡,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真为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塞上”,即夔州,此泛指巫山。
颈联转写自己的心情。五句写诗人在夔州已经两次见到菊花开放了,感昔伤今,再次流下伤心的眼泪。“他日泪”也就是昔日泪,清人黄生杜工部诗说卷八分析道:“花如他日,泪亦如他日,非开花也,开泪而已。”杜甫在春望诗中曾说过:“感时花溅泪。”六句是写诗人将回乡的希望寄托在一叶孤舟上,但是这叶孤舟长期系在夔州岸边未能东下,其故乡难回的无奈与痛苦之情是不难理解的。
尾联继续抒发羁旅之思。七句写到处都在制作过冬的新衣,末句写白帝城中也传来清洗旧衣服的捣衣声。言外之意,作为客子,杜甫一家却没有条件赶制新衣、清洗旧衣。则他希望和家人一道到自己的故乡过上温暖安定的家庭生活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了。“砧”(zhēn),捣衣石,此指捣衣时所发出的声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清王嗣奭杜臆卷八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还提到:“首章发兴四句,便影时事,见丧乱凋残景象,后四句,乃其悲秋心事。此一首便包括后七首。而‘故园心’,乃画龙点睛处。”可见组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细读组诗的第一首诗对我们领会组诗是非常重要的。
-
【5465】走出人格陷阱(武志红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7 1万字,2020年2月第1版,49 8元)△6部分:[1]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2]人的命运为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诗一开篇就直书贤妻爱子接连去世这段个人哀史。前两句完全是直白式:“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这里没有“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一样的激楚呼号,却有一种痛定思痛的木然的神情。人在深哀巨痛之中,往往百端交集,什么也说不出。“既丧······又复
-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我
-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长在江边水中的蒲草,随着江水而不停地摆动。成群的雁
-
此词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可能是与词人有着感情纠葛的歌舞女子。这个女子令词人爱慕不已。美月当空,已能勾起人无限秋思。面对中秋夜月,那怀人之情便愈发浓烈了。于是词人借月写意,传递了词人对歌舞女子的怨尤与不忍相舍的复杂感情。 词的上片就中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的文体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分类 (一)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1、记人散文。 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
-
作者: 王春来
-
患财用未丰,而欲益以聚敛,谓诚信不如权谲,谓忠厚不如刻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患财用未丰,而欲益以聚敛,谓诚信不如权谲,谓忠厚不如刻深。》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圣人含道映物, 贤者澄怀味象 ① 。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 ② 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 ③ 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 ④ 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