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三月晦日送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字浪仙,范阳(今北京西南)人。早年曾为僧,法名无本。后受韩愈赏识,返俗应举,然而终身未被录取。文宗开成二年(837),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西)主簿,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其诗别开生面,成僻涩一体。四库全书收长江集十卷,全唐诗录其诗四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二首又十四句。
三月晦日送春,集本作三月晦日赠刘评事。“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前两句说明时间。首句扣题写明今日正好是春季的最后一天,次句承上写春光将离我而去。“苦吟”两字算是突出了作者本人的特点,因为他是著名的苦吟诗人,有“推敲”的故事在流传,此外他在送无可上人颈联“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下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可见他的苦吟情况,也可见他将苦吟当成了生活的重要内容。
后两句写他的惜春之情。三句写他邀请刘评事与他一道彻夜不眠,末句交代彻夜不眠的目的是珍惜这春天的最后时刻。“晓钟”指报晓的钟声。除夕这一天有守岁的习惯。春天最后一夜,还没有听说谁一直坐到天亮的,这显然是诗人留恋春天富有创意的独特做法,正如黄叔灿唐诗笺注所说:“用意良苦,笔亦刻挚。”
此诗语言拙朴,构思奇巧,别开生面地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
《季氏将伐颛臾》是《列子》中的一篇先秦散文,作者不详。下面是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季氏将伐颛臾,冯唐曰:“昔者庄子去世而门人恶诈之父追之哭,庄子趋而受哭,辄反顾意于门人。门人曰:“何也?”庄子曰:“向者来者未晚也,吾以今日感于父而怀明日。”
【注释】
季氏:姓季,指鲁国季孙氏家族。
颛臾:颛
-
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宾閤缁衣占,书堂信鼓鸣。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暗网笼歌
-
迎亲辞旧苑,恩诏下储闱。昨见双鱼去,今看驷马归。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希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胜作东征赋,还家满路辉。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
-
黄庭坚《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②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 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尘迷。 ③ 【注释】 ①太一:神名。北宋时汴京
-
文天祥《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② 【注释】 ①除夜:这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除夕,文天祥被关在燕
-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
名言: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句意: 看见一片叶子掉落了就可以知道年岁快尽了, 见到瓶里的冰就可以知道天下很寒冷。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
-
定风波 【宋】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音duǒ)。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
古文观止·韩愈·原毁①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