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明末·朱之瑜《避地日本感赋》对故国思念诗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明末·朱之瑜《避地日本感赋》对故国思念诗篇

避地日本感赋·朱之瑜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翻然认故园。

除去生理上差别外,服饰衣着是人们最外在的标志,因此,它有鲜明的时代与民族特征。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这个问题,认为它可以起着昭示等级、辨别民族的作用。孔子赞美管仲时曾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披发左衽(衣襟向左掩)”是当时少数民族的装束,与中原人民的“右衽束发”不同。从孔子对管仲“尊王攘夷”功勋的称颂中亦可见他对自己本民族妆束的珍视。清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于顺治三年(1646)下令剃发改服。上谕中说:“今者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并用强力实行,使其推行的民族压迫、民族压迫政策表面化,其意在摧毁汉民族的民族尊严,因而引起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胡蕴玉在发史序中说:“剃发令下,吾民族之不忍受辱而死者,不知凡几。幸而不死,则埋居土室,或遁迹深山。甚至削发披缁,其百折不回之气,腕可折、头可断、肉可脔、身可碎,白刃可蹈,鼎镬可赴,而此星星之发,必不可剃。其意岂在一发哉?盖不忍视上国之衣冠,沦于狄夷耳。”朱之瑜正是“不忍受辱而死者”中的一个。他数次参加反满的武装斗争,失败后到日本乞师,后看到明朝气数已尽、满清大业已定,他宁肯侨居日本,传播汉文化,而不愿回到沦于异族之手的中国。长期留居异邦,朱之瑜内心是十分痛苦的。这首诗正是他内心矛盾与痛苦的表现。诗人心系故国,因此要时时西望“汉土”,但此时故土白日昏昏,大好河山为满洲铁蹄驰骋践踏,已经尘霾飞扬、遮空蔽日。到底归去不归去呢?怀乡恋土,落叶归根、狐死首丘本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欲归不得的痛苦盘踞在诗人心头。此诗前二句提出了矛盾,第三句笔锋一转“衣冠谁有先朝制”?表面上是问,实际上点明神州大地已不实行明朝衣冠制度,满族统治者正大力推行民族压迫政策,自己不能回去作奴隶,而翻然回顾自己所在的日本,由于受到先代汉文化的影响,其衣冠制度却与“故园”相近。当时日本“自国王以下(如上公源光圀等)咸尊之为师,又为之制明代衣冠使服之”。故虽远在东瀛,却有身在家园之感。因此,诗中除了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外,也反映了对东道主的感激。

朱氏是重实践功用的学者,于诗词一道用力稍轻,故其诗仅达意而已。此诗质朴无华但因感情诚挚,亦自有其感人的力量。之瑜后卒于日本,葬于常陆久慈郡大田乡龙山麓,依照明朝仪式成坟。这说明了日本人民对他的理解与热爱。他的学说在日本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其日本弟子今井弘济,安觉济二人撰写的舜水先生行实中说:“呜呼先生,明之遗民,避难乘槎,来止秋津,寤寐忧国,老泪沾巾,衡门常杜,箪瓢乐贫。韬光晦迹,德必有邻。天下所仰,众星拱辰。既见既觐,真希世人,温然其声,俨然其身。威容堂堂,文质彬彬。学贯古今,思出风尘。道德循借,家保国珍,函丈师事,恭礼夤宾。……”录此以增强读者对之瑜其人与其诗的理解。

猜你喜欢
  •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出处】唐李益《 江南曲 》。 【意思】嫁给往来于瞿塘峡的商人, 每天盼着丈夫回来,他总是逾期不归。 早知道潮水涨落定时,还不如嫁给弄潮 的小

  • 会要体

    典志史书的体裁之一。“会要” 就是汇聚朝廷典章制度之要,与 《通典》等通史式的典志专书不同,“会要”是断代的典章制度专史,或者说是典志体的断代史。会要体创始于唐德宗年间的苏冕编纂的《会要》,《旧唐书·

  • 曹植 ·鹦鹉赋

    美中州之令鸟,越众类之殊名。感阳和而振翼,遁太阴以存形。遇旅人之严网,残六翮之无遗。身挂滞于重笼,孤雌鸣而独归。岂予身之足惜,怜众雏之未飞。分糜驱以润镬,何全济之敢希。蒙含育之厚德,奉君子之光辉。怨身

  •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名言: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句意: 要胸襟宽广, 能容纳天下的事物; 要虚怀若谷, 虚心接受好的意见。 出处: 明· 吕坤《呻吟语· 补遗》

  • 欧阳修《原甫致斋集禧余亦摄事後庙谨呈拙句兼简圣俞》全诗鉴赏

    受命分行摄上公,紫微人在玉华宫。楼台碧瓦辉云日,莲芰清香带水风。每接少年嗟老病,尚能联句恼诗翁。凌晨已事追佳赏,绿李甘瓜兴未穷。

  • 殿前欢·感时·倪瓒

    殿前欢·感时 倪瓒 温啼红,杏花消息雨听中。 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 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 冰弦玉柱,弹怨东风。 倪瓒:(1301~1374年),

  • 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原文、导读、鉴赏和赏析

    论书生的酸气 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味。但是正因为清高,和现实脱了节,所以书生也是嘲讽的对象。人们常说“书呆子”“迂夫子”“腐儒”“学

  • 韩愈《征蜀联句》全诗赏析

    日王忿违慠,有命事诛拔。蜀险豁关防,秦师纵横猾。--韩愈风旗匝地扬,雷鼓轰天杀。竹兵彼皴脆,铁刃我枪齿截。--孟郊刑神咤牦旄,阴焰飐犀札。翻霓纷偃蹇,塞野澒坱圠。--韩愈生狞竞掣跌,痴突争填轧。渴斗信

  • 国学名句“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出处和解释

    【名句】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语出清代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诗。画家应当画云中的神龙,做人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非凡的志向。云中龙:传说龙在云中最为活跃。

  •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玉玺戒诚信,黄屋示崇高。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昔闻汾水游,今见尘外镳。鸣笳发春渚,税銮登山椒。张组眺倒景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