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朱彝尊《高阳台·桥影流虹》清代词作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朱彝尊《高阳台·桥影流虹》清代词作鉴赏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纪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珮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朱彝尊

这首词,记叙了一个不寻常的爱情悲剧故事。这个故事,在现今的社会里,人们难以理解,也决不会发生。但在婚姻不自由、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旧社会里,则确有其事。词的上片,写痴情少女对过路青年文士一见钟情,竟至相思成疾,单恋殉情,落得个“魂归离恨天”的悲剧后果。下片写那位男士亦复钟情,重来故地,而伊人已死,只得对景伤情,悼念曾经爱慕过他的少女,而有“泪洒相思地”的悲痛。全词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深刻揭示了男女双方的内心世界,显示出特定的时代背景,引起后世读者为之扼腕嗟叹。

词的开头三句“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写故事发生地点和季节,生动地描绘了太湖之滨的江南景色。桥影宛若湖面上浮动着的一道虹彩,湖波翻卷,银光闪耀,似映出晶莹冰雪,近处的小楼上,翠帘不卷,当窗的少女,似乎在珍惜自己的青春,不忍心看着美好的芳春悠然逝去。就在此时,她偶尔看到出现于翠帘前的风度翩翩的青年,不禁引起了她怀春的心事。接着词人以“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两句,展示她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诉说的心态,她独处楼阴,心事无人理解,而又羞于表露,不免黯然伤神,低回肠断。“一寸横波”,形容少女含情的眼神,如秋波之流动。傅毅舞赋:“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后来文人常用“横波”一词,表示佳人的美目流盼。然而这里揭示的,还只是这位少女初步的心态。下文两句乃作深层的展露。“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羊车”,用晋人卫玠故事,晋书·卫玠传载:卫玠美姿容,尝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青禽”,是神话中西王母的使者,即青鸟,后世多用作男女之间传情的信使。词人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这位少女陷身于不能自拔的眷恋,游丝既系不住那人所乘的车子,也无法请人用青禽为她传情表意。她的怅惘之情,只有埋藏在深沉的苦闷之中,内心世界无由吐露。“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她最难忍受的是叶元礼离去之后,便是望穿双眼,日思夜梦,都见不到那人的影子,日复一日,长期的单恋,终至一病不起,魂归离恨之天。

下片写叶元礼重来,悼念曾经爱慕过他的痴情的少女。过片三句“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珮冷,紫玉烟沉”,一连用了三个典故,进行比喻。“朝云”,用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故事,“朝云散”,比喻少女已死,如同朝云之顿然消散。“明珠珮冷”,用列仙传郑交甫典。郑交甫游于汉皋台下,见二女佩两珠,郑请以为赠,二女因与之,交甫置于怀中,超然而去,十步后循探之,珠已亡失,回顾二女,亦皆不见。“明珠珮冷”,表明少女之死,如同明珠珮之已冷,给人留下遗恨。“紫玉烟沉”,用干宝搜神记故事。吴王夫差小女名紫玉,悦童子韩重,私许为妻,不得成婚,因气结而死,重游学归,往玉墓哀吊,玉忽现形,赠重明珠,重欲抱之,玉如烟而没。这里比喻少女为情而死,如同紫玉一样,像一缕轻烟消逝了。词人用这三个故事表明元礼此番重来,正有如朝云之已散,明珠之珮已冷,紫玉之烟已沉没一样的凄然之感,其心情之沉痛,是无法用笔墨形容的。接着更以“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两句,深示元礼重来,追忆往事,不胜物是人非的惆怅。这里化用了唐人崔护的故事,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唐孟棨本事诗记载,崔护游京城南郊,过一处庄院,因渴甚扣门求饮,有女子应声开门,容貌殊丽,与护茶浆,意甚眷眷,护既去,女子以目送之,若不胜其情者。隔了一年,崔护重来,有老媪告知此女已嫁,崔因怅怅而归。这个爱情故事,与元礼之偶为少女所爱慕,情节有类似之处,但结局不同,时地有异。词人用崔护的故事,旨在表明元礼甚为钟情,可叹的是元礼重来,那位痴情的女子,已因相思成疾而死,给叶元礼留下来的,则是难以忘怀的遗恨。紧接着下文写元礼重来沉重的心情:“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少女因心恋元礼竟至相思而死,元礼既为钟情之人,在内心里必然要留下难忘的伤痛,他对少女生前相思成疾之事,一无所知。此番重来,自然深感内疚,惟有盼望那长堤上的芳草,年年叶片都长出嫣红的丹心,借以回报少女的痴情,尽管这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在他,却不能不有此愿,“草尽红心”,典出唐沈亚之异梦录(谷神子博异志亦载此事)。王炎梦侍吴王,闻宫中出辇,言葬西施,吴王悲悼不已,召文士为赋挽诗,炎应教为诗曰:“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词的最后,以“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三句作结,表明叶元礼无限伤情,而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的吟叹。

全词独至之处,在于运用许多爱情故事,刻画男女双方的内心世界,女方痴情,男方钟情,从而增加人们的惋叹之情。

由于词中用典甚多,一般读者,难免隔阂,但在经过疏通解说之后,词的境界,便会悠然舒展,词的美感和魅力,也就呈现在读者的心目之中,而有缠绵尽致之叹。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明文·徐宏祖·游黄山日记(后)》鉴赏

    古文观止·明文·徐宏祖·游黄山日记(后) 初四

  • 《良师不能饰戚施,香泽不能化嫫母.》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良师不能饰戚施,香泽不能化嫫母。》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乌夜啼曲‌赏析》

    这是首写行旅的诗,主题就是“人生多去留”,而表达非常别致,带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诗题“乌夜啼曲”是乐府古题。相传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被废,侍妾夜闻乌啼声,扣阁说:“明日庆有赦。”因此制乌夜啼。这首诗模仿古乐府的手法,而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西沉的明月照耀着城上的楼台,鸟在楼头叫着。头两句诗就这样扣题写乌夜啼

  • 晏子使楚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一部汇总记叙春秋时齐国晏婴言行的著作,共八卷,分内外篇,凡二百一十五章,旧题春秋齐晏婴撰,实系战国时人之作品。该书语言含蓄而且富有哲理,人物形象生动,故事简短

  • 主暴不谏,非忠臣也;畏死不言,非勇士也。见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

    名言: 主暴不谏,非忠臣也;畏死不言,非勇士也。见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 注释: 至: 指最高的境界。 句意: 君主残暴而不去规劝, 这就不是忠心耿耿的臣下; 怕死而不敢进言, 这就不是勇士。看

  • 关于橘子的诗句名句,关于"桔子"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橘子的诗句名句,内容包括关于桔子的诗句,关于"桔子"的诗句?,橘子的诗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浣溪沙》 咏橘琼浆气味得霜成。《拣贡橘书情》白居易绿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出处】唐杜甫《 登岳阳楼 》。 【意思】过去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登 上了岳阳楼。洞庭水:即洞庭湖。岳阳 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坐落于洞 庭湖畔,始建于唐。现在的楼

  • 杜甫《公安县怀古》全诗赏析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 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

    【3703】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谢国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46万字,2017年6月第1版,68元)△共15章:①由水成陆:浦东从哪里来,将向何处

  • 写草原的好段摘抄和作文素材

    我们忘不了草原上绮美的风光,当春夏之交,天高云淡,草原上草茂马肥,绿草茸茸,大地好像铺上了一层浩瀚无边的绒毯,是谁又在绒毯上撒下了灿烂的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开遍了金色的蒲公英、蓝色的马莲、粉红色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