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孔尚任《鹧鸪天·院静厨寒睡起迟》抒家国兴亡之词作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孔尚任《鹧鸪天·院静厨寒睡起迟》抒家国兴亡之词作

鹧鸪天孔尚任 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人老看花时。城连晓雨枯陵树,江带春潮坏殿基。 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谁?

一部桃花扇传奇将南朝兴亡“系之桃花扇底”(桃花扇本末),使孔尚任得享盛名,与长生殿传奇的作者洪昇并称“南洪北孔”。这首见于桃花扇的鹧鸪天词,抒家国兴亡之感,则使孔尚任在清代词坛堪与前代“暗伤亡国”的词家媲美。

此词载桃花扇第一出听稗,为剧中江南名士侯方域出场时所吟诵。按剧情规定,这出戏演“崇祯癸未(即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二月”事,时代背景设置在清兵压境、南明弘光朝形势危急之际。这就提供了理解这首词的关钥。

“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人老看花时”,起笔两句酿造早春氛围,积淀着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夜院静谧,纱帐寒峭,春睡迟起。亲历了南京的沧桑巨变之后,人也自觉衰老。早春二月,正是赏梅时节,但“春风吹梅畏落尽”(梁萧纲梅花赋),看花人自然别有一番情怀。他既为梅花的傲寒绽放击节叹赏,又为梅花的临风凋零感慨忧伤,一种好景不长的悲哀笼罩心头。“静”、“寒”是环境的实录,更是心境的反映;“迟”、“老”是情态的描摹,更是精神的刻画。“秣陵人老”,点明目睹南京盛衰的历史见证人身份,有着凝重的政治和历史意蕴。

“城连晓雨枯陵树,江带春潮坏殿基”,三四两句以眼中景,写心中意,景中含情,立意深远。拂晓时分,细雨绵绵,飘洒在蜿蜒伸延的城垣上;钟山南麓,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孝陵畔,高大的树木已经枯死;滔滔长江挟带着滚滚春潮,早已将明代宫殿的基石冲垮、毁坏。陵树枯,殿基坏,表明“金陵王气黯然收”(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昔日的繁华富贵已一去不复返。满目荒凉,哪里还有丝毫帝王旧都的气象?一种凭吊明王朝的哀伤悲楚之情溢于言表。

“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过片三句由景入情,发抒客中愁闷。“往事”、“新词”、“客愁”、“乡梦”,都可从桃花扇第一出听稗的一段生儒独白中找到诠释:“小生姓侯,名方域,表字朝宗,中州归德人也。夷门谱牒,梁苑冠裳。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云间,征文白下,新登复社之坛。早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人邻耀华之宫,偏宜赋酒;家近洛阳之县,不愿栽花。自去年壬午,南闱下第,便侨寓这莫愁湖畔。烽烟未靖,家信难通,不觉又是仲春时候。你看碧草粘天,谁是还乡之伴;黄尘匝地,独为避乱之人。”原来,往事不是别的,而是翻涌在他心中的家事、国事、天下事:清军进犯,烽火连天,自己南下应举落第,羁留他乡,有家难归,竟成了避乱之人。祖、父两辈是东林党人,自己又身为复社一员,一心报国是三代人的共同心志。因而,往事的感伤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内涵。风雨飘摇,家破国亡,他客居异地,难返故乡,怎不愁系故国,梦寻故里?这愁,这梦,纷乱如丝,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谁?”结末两句以燕子的归宿比兴,抒写家国情思,寄慨遥深。烟水渺茫,故乡何在?那西村屋舍旁,年年飞来筑巢的燕子,如今看到山河破碎,物是人非,又将寄宿哪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燕子归巢的变迁往往寄兴着家国兴亡的微义。南宋张炎高阳台云:“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金吴激人月圆云:“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关注燕子,正是萦念社稷的命运。“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桃花扇第四十出入道中的这几句台词,恰是这末两句的最好注脚。

人生于明亡之后,他苦心孤诣凡十载,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桃花扇传奇,距明亡五十余年。他是要以南明覆亡的历史悲剧,来达到“不独使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桃花扇小引)的目的。因而,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乃是他创作的宗旨。剧中的这首词,就是词人藉以倾吐心声的杰作。词意哀婉蕴藉,富有艺术感染力,当时就激起人们的深切共鸣,从而超脱剧作本体而独立流播,博得广泛好评。雨中枯萎的陵树,江边冲坏的殿基,是故国沦亡的象征;烟水村舍畔无处宿傍的燕子,是无家可归的遗民的化身;客里愁思,梦中乡情,无不植根于对故国的殷切缅怀。谭献箧中词称其“哀于麦秀”,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之“胜国之感,情文凄艳,较五代时鹿虔扆临江仙一阕所谓‘烟月不知人世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者,可以媲美”,都注意到了这首词深刻的政治内蕴和要眇的艺术表现。

猜你喜欢
  • 《秋登巴陵望洞庭赏析》

    诗的开头“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写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居高临下,湖光山色,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天高气爽的秋色之美。诗人对之不禁赞叹不已

  • 《夜夜曲赏析》

    《夜夜曲》,乐府杂曲歌辞的一种,它的创始人便是沈约。《乐府解题》云:“《夜夜曲》,伤独处也。”沈作有二首,皆写同样的主题。此为第一首,写空房独处的凄凉况味尤为具体而细致。   此诗共八句,可分前后两段,段各四句。每段开头二句均用对偶,结

  • 范小青《写信》经典散文全集

    写信 我的生活有时候想想也是够简单,除了在家写作,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每年我也离开我年年月月居住的小城到很远的或者不太远

  • 节俭谨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节俭谨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杜牧《西山草堂》全诗赏析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 骆宾王《玩初月(一作沈佺期诗)》全诗赏析

    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 白居易《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全诗赏析

    闻道毗陵诗酒兴,近来积渐学姑苏。罨头新令从偷去,刮骨清吟得似无?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杯。娃宫无限风流事,好遣孙心暂学来。

  • 莫若以节俭为富庶之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莫若以节俭为富庶之本。》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欧阳修《黄溪夜泊》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欧阳修《黄溪夜泊》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②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③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④ 【注释】 ①黄溪:此诗又为《夷陵

  • 礼记全集《礼器》原文赏析与注解

    礼器 【题解】 “礼器”就是礼可以使人成器的意思。方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运而无名,器运而有迹。《礼运》言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