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约客》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1170—1220),字紫芝,又字灵秀,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曾官上元(今江苏南京)主簿、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一起被称为“永嘉四灵”。四库全书收清苑斋集一卷,全宋诗录其诗二卷又十三句。
诗题清苑斋集作约客,而千家诗作有约。约客突出了作者的主人身份。此诗写等待客人的复杂心情,约客显然要准确一些。
前两句写景。首句写黄梅时节到处都在下雨,“黄梅时节”指梅子成熟的季节,此时江淮流域以及南方其他地区由于暖湿空气与冷空气交汇导致了连续阴雨天气。“家家雨”指到处都在下雨,联系此诗所写内容,当指家家都能听到雨声,实际上是诗人通过雨声说明外面的雨正在下个不停。能听见雨声说明雨还下得不小。次句写池塘边蛙声一片。“青草池塘”化用了谢灵运登池上楼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当然也是写实。
后两句写事。三句写过了夜半,所约客人还没到。句中透露出对客人的期待之情,诗人一直期待着客人的敲门声,但是听到的只是雨声与蛙声。听到雨声,而且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已经意识到客人可能不会来了,但是由于他殷切地希望客人的到来,所以一直等到夜半,甚至过了夜半还在等待着。末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等待客人时的内心活动。“闲敲棋子”说明诗人在百无聊赖中下意识地敲着棋子,借以消磨时间。“闲”表现了诗人在等待客人时的无聊,无所事事。“落灯花”指灯芯燃烧完了,灰烬落下时所产生的火花。它可能是“闲敲棋子”时震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等待的时间已经很长。
此诗前两句概括了黄梅时节的特征,后两句将等人等不到时焦躁不安的情绪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它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寂寥索寞的意境,语言又那么通俗流畅,读者普遍具有类似的经历,因此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
史料笔记。四卷。明末清初宋起凤撰。成书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 宋起凤,字来仪,号弇山,又号觉庵、紫庭。生卒年不详。直隶广平人。曾侨居沧州,后随父到京师。清顺治年间进士。顺治六年,任山西灵丘县知县
-
霜叶飞 【宋】吴文英 断烟离绪。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馔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 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蹋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
-
“阁”,本是中央的高官大臣办公的地方,因下级对上级不能直呼其名,便以在阁下的侍从者而代之,称为“阁下”。本义是告知阁下执事人,请其转告,因卑以达尊,但事实上是以“阁下”来称呼执政者。 探讨“阁下”一词
-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渭水秦山得见否,人经罢病虎纵横。
-
王梵志天理为百姓, 格戒亦须遵。官喜律即喜, 官嗔律即嗔。总由官断法,何须法断人。
-
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八绝句(选一)》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张问陶 竟指秦淮作战场,美人扇上写兴亡。 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清人孔尚任所作《桃花扇》传奇,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了建都南京的南明弘光朝灭亡的历史悲剧
-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出处】唐孟浩然《 春晓 》 【意思】夜来一场狂风骤雨,不知落了多少花? 表现了诗人无限的惜春情绪。此诗清新自然,曾广为流传,已载入《唐诗画谱》。 【提示】夜来,昨夜。
-
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儿童时戏剧之地也。春深,独行溪上,因作小诗 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 新晴为不平,约束晚见还。 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 整钩背落日,一叶嫩红间。 诗
-
《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盐铁论》原文鉴赏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