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王闿运《独游妙相庵,观道、咸诸卿相刻石》时事感慨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闿运《独游妙相庵,观道、咸诸卿相刻石》时事感慨

独游妙相庵,观道、咸诸卿相刻石·王闿运 成败劳公等,繁华悟此间。 依然一片石,长对六朝山。 花竹禅心定,蓬蒿战血殷。 谁能更游赏,斜日暮鸦还。

由眼前一木一石,悟出历史普遍的现象,和人生常规的哲理,常常是中国诗歌的精致之处。王闿运这首诗,以刻石为由,回首历史陈迹,瞻望后世缘份,感慨系之,余韵无尽。

妙相庵在南京鸡鸣山西南,为当地名刹。清代许多卿相名人都到过此地游赏,留下墨迹,刻石留存。其中又以道光、咸丰两朝最多。道光、咸丰两朝,经历过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政局变化升沉特别迅速。南京不仅是六朝故都,近代又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地方,更是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道光、咸丰年间发生在南京的许多历史大事,使后人睹物忆故,联想感慨。王闿运这首五律,便是这种历史背景的产物。

开首两句,似褒实贬,劈空而来,使人醒目。“成败劳公等,繁华悟此间”,看到这些卿相名臣的刻石,感到国家政治的成败,责在大臣。眼前的“繁华”,也是“诸卿相”所赐了。骨子里有另两层意思:一是眼前是否“繁华”?其实下文“蓬蒿”、“暮鸦”等词汇,已透出南京的破落,所以“繁华”不过是反语。二是“繁华”是诸卿相的功劳,“荒废”不也是诸卿相的“功劳”吗?诸卿相既接受成功的光荣,也要承受失败的耻辱,这才是两句诗的深意。

“依然一片石,长对六朝山”两句,承上两句更深地阐发。依然这一片片的石刻,长久地对着当年六朝更迭的河山。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是国破家亡、改朝换代的变化。眼前这一片片刻石,只是道光、咸丰几十年国内外政局变化,本来与六朝不可相比。作者偏要把二者合成一联,使读者深一层领会:道咸诸卿相所作所为,不仅是一个朝代的繁华或衰落而已,而且关系到改朝换代那样历史性的变化。清政权全面崩溃的阴影,在字里行间隐约可悟。

第五六两句以出世去否定入世,“花竹禅心定,蓬蒿战血殷”,有点消沉意味。不过,所题诗处是妙相庵,本来就是佛寺。所以用“禅心定”去抚平“战血殷”的伤痛,既是无可奈何的解脱,也是描述上的眼前风光。信手拈来,以禅劝世,实在是思想一片茫然的情绪。

最后两句“谁能更游赏,斜日暮鸦还”,还是把抒情的重心从禅意拔出,仍然放在历史的感喟上面。谁能更来游赏呢?世道沧桑,人物古今,历史陈迹也会变化;不变的大概只有日暮回窠的乌鸦,千百年仍依照自然规律生活。诗人前望遥遥,更觉人事、历史的变化,有不可预测的惆怅。一股历史变迁的沧桑感,一股人事升沉的悲凉,弥漫全诗。

晚清诗坛,笼罩着苍凉的世纪末的气息,特别在许多仍然留恋那个腐朽的制度却又感到没有出路的士大夫创作中,更见浓郁。我们把这些诗人的创作,放到那个历史时代的氛围中考察,就比较容易了解了。

猜你喜欢
  • 古诗词向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向南,内容包括带“向南”的诗句,带“向南”的诗句,关于向的古诗词。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恼。昨夕有意耐纷纷,今宵无情好淡淡。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赠别二首 杜牧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

  • 杜甫《阙题》全诗赏析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 刘翰《种梅》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刘翰《种梅》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① 怊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② 【注释】 ①赋落霞:有两层意思:一指描写眼前落霞;一指卖弄才华,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

  • 欧阳修《送李太傅知冀州》全诗鉴赏

    吾慕李汉超,为将勇无俦。养士三千人,人人百貔貅。关南三十年,天子不北忧。吾爱李允则,善觇多计筹。虏动静寝食,皎如在双眸。出入若变化,谈笑摧敌谋。恩信浃南北,声名落燕幽。二公材各异,战守两堪尤。天下不用

  • 黄庭坚《书嵇叔夜诗与侄榎》鉴赏、赏析和解读

    叔夜此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凡学作诗者,不可不成诵在心,想见其人;虽沉于世故者,暂而揽其余芳,便可扑去面上三斗俗尘矣,何况深其义味者乎!故书以付榎,可与诸郎皆诵取,时时讽咏,以洗心忘倦。余尝为诸子

  • 苏轼《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全诗鉴赏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马上胡琴塞上姝,郑中丞后有人无。诗成画烛飘金烬,八尺英公欲燎须。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幺弦细欲无。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 《谢公亭》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谢公亭》 【内容】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赏析】: 谢公亭位居

  • 李莱老《西江月海棠》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西江月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李莱老绿染

  • 古代兵法之《便宜十六策》原文和鉴赏

    [原文] (节选) 治军第九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是以有文事必有武备,故含血之蠹,必有爪牙之用,喜则共戏,怒则相害;人无爪牙,故设兵革之用

  • 季羡林《黄昏》赏析

    季羡林《黄昏》原文 当我们读这篇《黄昏》时,千万不要想到作者季羡林先生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篇文章是1934年写的,那时作者只有二十三岁。他是以一个青年人的心情来体味暮色黄昏的。 文笔用得极精巧华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