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五绝《耿湋·秋日》诗词赏析
千家诗五绝耿湋·秋日诗词赏析
耿湋〔一〕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二〕。
古道少人行〔三〕,秋风动禾黍〔四〕。
〔一〕耿: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登宝应元年(763)进士第,历任大理寺司法、左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耿诗不事雕琢,而风格自成一家,诗集为耿诗集。
〔二〕忧来:一作“愁来”。
〔三〕古道:古老的道路。一说指古代崇尚的节操风义。
〔四〕禾黍:谷子、小米之类农作物。这里暗用典故。诗经·王风·黍离载,周幽王遭犬戎之难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大夫行役,经过宗庙宫室,满眼禾黍,大为感慨:“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之悲或禾黍之悲也就成了凭吊兴亡感慨的代名词。
【点评】诗歌通过描绘秋日城乡荒凉衰败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抒发了悯时伤乱的感情。
-
鲁迅《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②, 风定犹闻碧玉香③。 鹭影不来秋瑟瑟, 苇花伴宿露瀼瀼④。 扫除腻粉呈风骨⑤, 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⑥, 莫随残叶堕寒塘! 【注释】 ①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
-
国民党政府违反民主,擅自制定的一部宪法。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的严正警告,不顾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南京召开了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会上通过了一个伪宪
-
【原题】:诸公出游有翼有诗和者盈轴次日饮正卿家出以示余走笔继韵
-
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
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嚬。舞华茵。满酌兰英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
-
宋·王安石 某启 ② :昨日蒙教 ③ ,窃 ④ 以为与君实 ⑤ 游处 ⑥ 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 ⑦ 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⑧ 。虽欲强聒 ⑨ ,终必不蒙见察 ⑩ ,故略上报 (11) ,不复一一自辨
-
泛舟[宋]程颢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艨艟(méngchōng):古代的大型战船。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向来
-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是对
-
《梅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左纬几度寻春信,
-
秦国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叹危机。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