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杰《湖上》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徐元杰(1194—1245),字伯仁,号梅野,信州上饶(今江西上饶)人。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状元,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尝在京任校书郎、左司郎官,迁将作监,历官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四库全书收梅野集十二卷,全宋诗录其诗一卷。湖上当写杭州西湖风景,因为作者长期在京城(今浙江杭州)任职。
前两句写景。首句写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红树”指由于桃花等盛开,以致将树都变成红色了。“红”字采用了使动用法。“乱”形容多,“乱莺啼”形容到处都有黄莺等鸟的叫声。次句写百草丰茂,风平浪静,白鹭群飞。这两句诗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高有低,景物繁富,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使人想起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所描写的意境:“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后两句写画中人。三句写风和日丽,人的心情舒畅。末句写在夕阳中,好多条游船伴随着音乐声陆陆续续地返回了。“箫鼓”指吹箫击鼓,这有举例性质,事实上还会有弹琴的、唱歌的、跳舞的等等,则游人玩得很开心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诗将视觉、听觉、触觉形象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段影象,色彩是那么明丽,声音是那么悦耳,阳光是那么柔和,诗人自然也就乐在其中了。
-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出处】唐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 【意思1】世间的事不断新旧更替,春去秋来岁月流逝,构 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诗句道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 【意思2】 世事变迁,层出不
-
古文·西湖七月半 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
-
南朝·宋·刘义庆王子猷居山阴2,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
-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①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②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③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④
-
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不逐繁华访闲散,知君摆落俗人心。
-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薄暮大山
-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
-
[原文] 卷一文韬 文师第一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 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丽,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 兆致是乎?史编曰: 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阜陶,兆比
-
《远不间亲,新不间旧。》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梅花·一剪梅》咏梅花诗鉴赏 黄公度冷艳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