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秋夕》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本卷清明已介绍。秋夕一作宫词,一作七夕,其内容反映了宫廷妇女对爱情的渴望。
首句写女主人深夜未眠。句中的“冷”字表明夜已深,女主人尚未睡,觉得卧房里孤零零的很冷清,只好以看画屏来消磨时间,而画屏虽然很美,长时间面对也很无聊。“银烛”一作“红烛”,红是暖色调,与“冷”不协调。银是白色,属冷色调,所以应当是银字。“秋光”指秋夜的月光。
次句写女主人到室外扑流萤取乐。在古诗怨歌行中将失宠的女子比喻成在秋天被弃置不用的扇子,此句暗用了这个典故,显然诗中的女主人是一个失宠的宫廷妇女。
后两句写扑流萤也难以排解女主人的寂寞与空虚,于是索性坐在台阶上痴痴地看着牛郎织女星想心思。牛郎与织女尚且能一年聚会一次,自己何时才能得到皇帝的垂爱呢?“天阶”指皇宫里的台阶。“坐看”一作“卧看”。用“坐看”,三、四两句的意思比较连贯。用“卧看”经不住推敲,因为躺在卧室里能不能看到牵牛织女星还是个问题。
此诗按照时间先后,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揭示了女主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清人何焯三体唐诗评卷二指出:“崔颢七夕后四句云:‘长信秋深夜转幽,瑶阶金阁数流萤。班姬此夕愁何限,河汉三更看斗牛。’此篇点化其意,此句再用团扇事,亦浑成无迹。”杜牧秋夕比崔颢七夕更含蓄、更精练、更流畅,流传也更广泛,所以诗歌创作,要学习前人,还要超过前人。
-
茸附治疽漏茸附治疽漏 【原文】 时康祖病心痔二十年,用《圣惠方》治腰痛者鹿茸、附子服之,月余而愈,《夷坚己志》书其事。予每与医
-
四骨有九贵,察以尊卑 【原文】 骨有九起:天庭骨(1)隆起,枕骨(2)强起,顶骨(3)平起,佐串骨(4)角起,太阳骨(5)线起,眉骨伏犀起
-
枚乘 客曰: “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1) 。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 (2) 。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疫情爆发的诗句,内容包括。1.在当今和平年代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保卫着我们的安全,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哪里有危险,他们就会用身躯挡在危险的最前线,他们就是最美“
-
巴俗深留客,吴侬但忆归。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东县闻铜臭,江陵换夹衣。丁宁巫峡雨,慎莫暗朝晖。
-
刻意尚行 ① ,离世异俗,高论怨诽 ② ,为亢而已矣 ③ 。此山谷之士 ④ ,非世之人 ⑤ ,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⑥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⑦ 。此平世之士 ⑧ ,教诲之人 ⑨ ,游居学
-
《牡丹·红白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吴融不必繁弦
-
【原题】:淳熙七年春帖子·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合六首
-
闻说溪园景渐佳,遥知清兴已无涯。饮阑归骑多乘月,雪後寻春自采花。百啭黄鹂消永日,双飞白鸟避鸣笳。平生喜接君酬唱,不得◇前咏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