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任昉《咏池边桃诗》咏桃花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任昉《咏池边桃诗》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咏池边桃诗咏桃花诗鉴赏

任昉

已谢西王苑,复揖绥山枝。

聊逢赏者爱,棲趾傍莲池。

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

任昉曾出仕齐、梁两朝,是南北朝时代的著名诗人,颇受大诗人江淹的推重。史载他喜结宾朋,“奖进士友”(梁书·任昉传),好施乐助。本诗所写当是此种精神的反映。

全诗六句,首二句以神话入诗,引出桃花之事。“谢”者,辞也。“西王苑”,即神话中西王母的花园。传说西王母在苑中载种了许多蟠桃,其实鲜美可口,专供神仙享用。“揖”者,作揖告别。“绥山”,山名,又称中峨山,覆莲山,在四川峨眉县西南。传说周成王时,曾有羌人葛由骑羊入蜀。蜀中王公贵人都很尊崇他,竟有人追赶他,来到绥山,变成神仙,不再返蜀。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见列仙传)这两句别开生面,颇有艺术创新的精神。诗人一反人们恋慕神仙,留恋仙境的心理,说桃树辞别了令一般人神往的西王苑,又揖别了令世俗追慕的绥山桃园,来到人间。诗人就是以这样的神话方式,叙说了桃树的来历,点示了桃树的超凡拔俗的情趣和品格,表达了对桃树的珍爱之情。

三、四句承接一、二句,紧扣题目,点示出池边之桃。说桃树偶遇欣赏喜爱它的知己,于是便在美丽的连花池边,永久驻足,常住下来。 实际上,这位桃树的知己,不是别人,正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也有桃树那种超脱世俗的高趣,和直面人生,喜爱凡世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莲池也是富有意义的,可以说莲花也是桃树的“知己”,它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正是桃树所赞赏和视其为知己的原因,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品格的写照。

五、六句中的“灼灼”,形容桃花鲜艳娇美的样子。“离离”,形容果实(桃子)累累的样子。诗言春天已慢步走来,灼灼的桃花舒苞怒放,争奇斗艳。莲花池边,桃树林中,一片粉红的世界,令人欣喜,使人神往。每当夏天来临,鲜嫩的桃子,挂满枝头,令人望而欲啖,高兴异常。

在短短的六句诗中,诗人塑造了桃子的可爱形象,它不愿身处仙境,不愿供奉仙宴,成为只供仙人和少数圣者观赏或享用之物。相反却降临人间,寻求知已,把自己的美色和果实献给人间无数知己者,给人间带来春意和幸福。向人类做出无私的奉献。任昉也和前代作家一样,充分认识了桃树造福人类这一基本特点,这大概就是诗人喜爱池边之桃的原因吧。其实,桃子的美好形象,是诗人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所塑造的理想人格的化身,它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他好施乐助的人格的形象反映。

猜你喜欢
  • 咏花诗词之《樱桃花》全诗原文鉴赏

    方回 浅浅花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 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著子红。 这首咏樱桃花的七言绝句是方回诗中少见的咏物之作。“浅浅花开料峭风”一句写樱花开放时节,气候尚寒,所以称“料峭风”。方回《春寒》

  • 西门豹治邺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是褚少孙为《滑稽列传》补写的六个故事中的一个。本文主要叙述西门豹治邺的两大实绩。西门豹,复姓西门,名豹。前400年,魏文侯任命他为邺县(今河北临漳)县令。 原文 魏文

  •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解缙等撰。《永乐大典》是明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历时五年,先后参加者达二千一百六十九人,仅誊抄的书手就有一千三百多人。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六年 (1408),定名 《永乐大典》。《永乐

  • 【唐】李贺《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 南园:南园是李贺家中读书的地方。吴钩:刀名,刃稍弯。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凌烟阁:阁楼名,在唐朝首

  • 韩愈《琴曲歌辞·将归操》全诗赏析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涉其浅兮石啮我足,乘其深兮龙入我舟。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归乎归乎,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 绮席阑珊,凤灯明灭,谁是意中人:柳永《少年游》鉴赏

    《少年游》 年代:宋作者:柳永 铃斋无讼宴游频。罗绮簇簪绅。 施朱傅粉,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 舞裀歌扇花光里,翻回雪、驻行云。 绮席阑珊,凤灯明灭,谁是意中人。

  • 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全诗赏析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彤襜双白鹿,宾从何辉赫。夫子在其

  • “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蜜不甜”的意思,出处,故事

    此语源于汉代。刘秀在洛阳称帝之后,吃遍了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有一天,他想换换口味,便想起当年逃难时吃的苜蓿芽糕,香甜可口,于是下旨让厨师给他做苜蓿芽糕。 不一会儿,内侍端来一盘苜蓿芽糕。刘秀尝了一口,

  • 鹰立如睡,乃攫鸟之法;虎行似病,乃噬人之意。

    【释义】 民间谚语。意思是: 秃鹫立于岩石,似睡非睡; 老虎缓缓而行,病病怏怏,都是伪装! 引申之意: 对于敌人一定要有高度的警惕! 【评析】 俗话说: 阴谋诡计往往用美丽善良的面罩装扮起来。弱肉强食

  • 苏轼《南行前集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嘉祐四年(1059)十月,早已考取进士的苏轼兄弟,随同父亲一起赴京受职。由于心境畅悦,又不急于赶路,舟行闲暇,“博弈饮酒”,父子唱和,留下了近百篇诗作。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