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巽斋《杜鹃花》咏杜鹃花诗赏析
杜鹃花·杜鹃花咏杜鹃花诗鉴赏
杨巽斋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这是一首借咏杜鹃花而抒发离愁别思的七言绝句。首句“鲜红滴滴映霞明,”写杜鹃花红色鲜艳有如鲜血滴滴,映照着天上云霞一片明亮。“尽是冤禽血染成”则是补充说明,写出诗人眼中所见杜鹃红花一片,都是杜鹃这种含冤的鸟啼血染成的。用的是蜀帝杜宇魂化为杜鹃啼叫不已咯血染杜鹃的传说。接着一句“羁客有家归未得”是作者的自叙,也是所有羁留在外游子的统称,有家未能得归。“对花无语两含情。”写人与花相对,都有无限深情。这结句尤妙,妙就妙在不是直抒诗人归家未得的惆怅怨愁之情,而是通过羁客见杜鹃花后的联想——“尽是冤禽血染成”,并由此而凝视杜鹃花这一神态来表露这种感情,这就有些含蓄不尽意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且写诗人对花无语的同时,也点出同杜鹃花是两含情。将杜鹃花作人格化处理,更加显示出作者恋家之情的痴迷和真切、哀愁之深远。通篇用语流畅自然,有描叙有议论、情真意切,是一首较好的咏花之作。关于作者杨巽斋,生平不详,不然,我们或许会从其生平遭遇中发现其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含情而视的更深刻的底蕴。因为任何一种情感的表达都是围绕人的社会际遇而生发的。诗人见杜鹃花含情无语若有所思也肯定是别有原因的。
-
汤誓第一汤誓第一 【原文】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1],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2]小子,
-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什么意思|
《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门前一片草坪,人们日间为了火伞高张,晚上嫌它冷冷清清,除了路过,从来不愿也不屑在那儿留连;唯其如此,这才成了真正是“属于我”的一块地方,它在任何时候,静静地等候着我的光临。 站在这草坪上,当晨曦在云端
-
宋·杨万里千山去未已,一江追之。余观百馀舟出没于风涛缥缥云烟有无之间2,前者不徐,
-
许浑 心期仙诀意无穷,采画云车起寿宫。 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这是一首咏史诗,讽刺汉武帝学仙之愚妄。 首句谓汉武求仙之心甚奢。次句承之,极言其“意无穷”。云车,绘饰云彩的车。寿宫,奉神之宫
-
【作品提要】 路易拥有一笔数目不小的家财,却为人冷漠,嗜钱如命。当他预感到死神将至,就开始写一封信给妻子伊莎,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几十年来他和伊莎之间彼此生疏折磨的关系。在断断续续写这封信的过程中,路
-
【4656】永远的文学:王蒙、勒·克莱齐奥对谈(〔法〕勒·克莱齐奥著,张璐译,人民出版社,4 5万字,2019年9月第1版,25元)△三部分:①
-
远眺岗什卡雪山一只牦牛扛着暮色帐篷,它要去哪儿群山寂静,群山安静一个裕固族人,沉默而明亮鄂博方向是心上的路邮递员达隆东智和摩托车还
-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