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汉魏六朝诗

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暮春送别诗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暮春送别诗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何逊 金谷宾游盛,青门冠盖多。 隔林望行幰,下坂听鸣珂。 于时春未歇,麦气始清和。 还入平原径,穷巷可张罗。

这是诗人行车途中不期而遇的一幕送别场景。地点在建康(今南京)西南的新林,正是暮春时节

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亲友朋侣间的离别,大约最能牵动人们的愁思和哀情。所以,与诗人同时代的江淹,就曾发出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的慨叹。不过,“别虽一绪,事乃万族”。由于人们地位、处境的不同,分别缘由的相异,送别的场景,也就会带有或繁盛热烈、或孤寂凄清的不同色彩。

诗人此次邂逅的,无疑是富贵场中的官宦之别。其场面之盛,顿使诗人联想到了历史上的几次著名送别:“金谷宾游盛,青门冠盖多”。“金谷”指西晋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涧中所筑的园苑。史载石崇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假节监徐州诸军事。一时际“送者倾都,帐饮于此”,场面殊为壮盛。“青门”指长安东南门,又称“东都门”。据汉书记,汉太子太傅疏广“年老乞归”,公卿大夫、故人邑子“供帐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辆”,真是蔚为大观。这两句用典,从诗人来说,无非是要夸饰所见送别“宾游”、“冠盖”之繁盛。但从艺术效果看,似还表现了一种刹那间的幻觉感受:恍惚之中,诗人似乎不是在新林车中,而已置身于繁丽的金谷园中、东都门外;时间也似乎不在梁代,而是倒转到了数百年前的汉、晋,又见到了疏广辞京、石崇出镇的送别景象。时空的颠倒错综,今古的交相迭印,就这样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奇妙境界。

倘若诗人也是此次送别的参与者,难免会激起离亲别友的情感波动的罢?好在他只是“车中”的旁观者,而且与送别之众隔着一段距离,故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冷眼观望态度。“隔林望行幰,下坂听鸣珂”两句,正从诗人眼中,进一步描摹送行车骑之雍容富丽。幰,指车前的帐幔。据隋书·礼仪志记,这种施幰的车,只有“王公以下,至五品以上,并给乘之”。六品以下,则“任自乘犊车,弗许设幰”。“珂”,指饰于马笼头上的玉石、白蜃、金银一类。不是富贵中人,恐怕就未必能有“鸣珂”之马的骑乘了。而此次送别者,则大多是地位显赫的角色。故诗人虽隔树林,却能望见其帷幔相接的轩车之影;已经远去,还能听到车马“下坂”的鸣珂之声。前人曾称赞白居易宴散“笙歌归院落,镫火下楼台”之句,以为状富贵气象而一无堆金砌银的俗字。何逊此诗,亦只从“行幰”、“鸣珂”上稍作点染,不仅使送行者车骑的雍容、富丽景象立现,而且暗示了一种“车中”“望”、“听”的距离感。既切题意,运笔亦极轻灵。

全诗至此,已将“分别甚盛”景况写尽。诗人犹嫌不足,接着又把镜头推开,从更广大的时空上,烘托这一“送别”:“于时春未歇,麦气始清和”。如果是在烦闷的暑日,那人马汗流的难耐景象,就不见得能引起人们的多少意兴。恰恰此次送别,时令正交暮春,而且又是在风光旖旎的绿野。四望是一片青葱的田园,空气中飘浮着新麦的清和气息。令人不禁要企羡,这批送行的王公贵人们,何其优游自在,简直就把春辰美景占尽了!相比之下,居处在穷巷陋闾的平民、布衣,既无权势,又少钱财,能有几多送朋迎友的交游往还?“还入平原径,穷巷可张罗”(“张罗”,指门庭冷落、无人上门,简直可张网逮雀)。诗之结尾,正以深沉的叹息,抒写诗人驱车进入寻常巷陌时,所见到的门可张罗的冷清景象。在繁盛、富丽的送别场景之后,突然结以“穷巷”冷落之景,似乎令人不解。但从诗中有一个“还”字看,这穷巷陋闾大约正是诗人的寓居之处。这样说来,诗人的叹息,就不是无所为而发,而是包含了世态炎凉、身世飘泊的无言的悲愤在内了。然后再吟咏全诗,读者便可从“车中所见分别甚盛”的浓笔渲染中,依稀见到诗人自己那四顾茕然的孤清身影的伫立。

也就是说,这首诗其实是抒写诗人身处穷巷的悲凉感慨的。但落笔处,却纯从所见“新林分别甚盛”上映衬、渲染,直到最后才归结到自身。这在抒情诗中,可谓别具一格。从诗中透露的处境看,这首诗莫非作于何逊寓居建康的早年失意之际?

猜你喜欢
  • 《初夏即事》(王安石)原文|鉴赏|赏析

    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有人认为王安石的诗“意味较

  • 中国问题

    【5469】中国问题(〔英〕伯特兰·罗素著,田瑞雪译,中国画报出版社,15万字,2019年9月第1版,68元)△15章:种种疑问;19世纪前的中国;

  • 《先秦散文·尉缭子·治本(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尉缭子·治本(节选)》原文鉴赏 苍

  • 《古文·月赋》鉴赏

    古文·月赋 谢庄陈王初丧应、刘(1),端忧多暇(

  • 初中必备常考古诗词名句填空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必备常考古诗词名句填空,内容包括初中常考古诗文默写,中考语文常考古诗句,求人教版语文初中中考必考古诗词总结。1.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2.千里之行, 。(《老子》六十四章)3.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4. ,其意

  • 岑参《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全诗赏析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二》。 【译注】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全诗】 月下独酌其二 [唐] 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 葛天民《江上》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葛天民《江上》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①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注释】 ①鸥边:鸥鸟翱翔的水边。据说古时有爱鸥者,每日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闻之曰:“汝取来吾玩之。”

  • 国学名句“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出处和解释

    【名句】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语出清代爱新觉罗·玄烨《示江南浙江守土诸臣》诗。地位在上的如果能做到端端正正,其手下的人们一定会恭敬谨畏并且有所约束。说明上层必须要为下层做出表率。

  • 《赠王渊之赏析》

    【注释】:(渊之放游濩落廿年,顷来京师,将从卑宦,饮以卮酒,并为歌赠之。)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