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晚清求变图存
出都留别诸公(五首之二)·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这似乎是一个屈原式的穷愁而又瑰奇的梦。不过梦中的主人公,却是两千年后的忧国志士康有为。1888年11月,他以布衣之身发愤上书,“极言时危”,请求变法。这一近世罕闻的举动,却因清廷守旧派的阻挠而告失败——年轻的光绪帝,竟连康有为上书的片言只字也未读到。
国势日蹙,雾瘴满天。这位“许身不自量,窃比稷、契属”的热血之士,既不能叩血阊阖以达天听,又不能手执风雷扫涤神州,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他痛苦的呢?于是就只能做那离骚般的幻梦了。他恍见自己正骑着蜿蜿“天龙”,从帝关悠悠飞降;身后也一样有雷师、虹霓、月御等“万灵”,纷纭奔随。云气“缥缈”中忽见有一座奇峰,从远处“飞来”;转眼间,众灵皆隐,只剩下诗人孤清一身,“独立”在浮转不定的云峰之巅——这正是诗之开篇涌现的境界。瑰奇的想像,将自我提升到了驭龙而飞的神境;骑从雍容的渲染,忽而又化为幽峰独立的孤清。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读者:诗人那奇幻的神游,也正如离骚的主人公一样,决不是欢悦的。
诗人究竟要去往何处?天地间哪是他梦魂牵绕的地方?“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二句,即对此作出了痛切的回答。前句化用离骚芳草美人之喻,表现诗人怀清抱洁、志趣高远,正充满热望寻求救国之路,欲以一腔变革之志辅助君王。后句却又猛然一折,展示诗人站在高高的峰巅四望,但见天上地下、茫茫四海(“宙合”),到处均为重重雾瘴所充塞,哪里能找到一线生机和光明!一位“芳馨”远播、“兰”香在握的峻洁志士,就这样面对着充塞天地的千重迷雾,能不忧愤扼腕、佛郁喟叹?据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十四年条称,当时的清政府已腐败到了“士夫掩口,言路结舌,群僚皆以贿进”、“不独不能变法,即旧政风纪,亦败坏扫地”的地步。康有为以布衣身分上书,竟也被视为“未闻”之奇事,而造成朝野“大哗”,“乡人至有创论欲相逐者”!这正可作为“纵横宙合雾千重”的注脚。它所带给诗人的,该是怎样深切的失望和痛心!
一面是清政府的腐败,一面则是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入侵。当诗人从茫然四顾中慨然收目,透过凝重的烟霭俯瞰神州大地时,又骇然发现,这曾经被陈亮自豪地称之为“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堂堂中国,而今竟成了列强争相宰割的屠戮之场!“眼中战国成争鹿”一句,正是在展开于幻觉中的巨大空间上,化出了一幅列强侵华的血迹斑斑图景。读者恍可听到,其间有英国军舰攻陷定海、轰击虎门的炮声,有英法联军劫掠北京、火烧圆明园的烈火,以及日、俄等国入侵台湾、抢占伊犁的狰狞狂笑。诗人义愤填膺了,诗中由此震荡起一声怫郁的问叹:海内人才孰卧龙?”遥想诸葛亮当年,身虽隐卧隆中,心却常系天下,终于以经天纬地之才,辅助刘备创立了足与曹、孙抗衡的帝业。而今国家危亡,四海之内,难道就没有“卧龙”奋起,拯救中国于列强“争鹿”之秋?!
这“卧龙”,其实正是康有为郁勃感奋中的慨然自喻。它说得又苍郁、又雄迈,真切地表现了诗人虽然上书失败,救国意气却直干云天而不坠的壮怀。由于它发自“独立”云峰的高处,更觉有一种震荡九霄、笼盖四海的气势。所以,当诗人终于掩涕转身,在想像中描摹自己的离京南归情景时,诗中便突然化出一派凄壮的风雨:“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诗人无疑不甘心于此次上书的失败,他是在泫然号呼中“抚剑”归去的。神州在沉落,列强在肆虐,他岂能坐视家国之危亡而不顾?他还要回来,他还要联合更多的中华士子,“公车上书”、推动变法!请听一听吧,就连诗人身佩的三尺“青锋”,不也在迎着千山万壑的风雨,震响慷慨不平的啸鸣?诗之结句以凄迷的风雨,烘托诗人号歌啸剑的奇情,将诗境引向了一个悲慨、壮奇和充满寄望的未来。
康有为在清末,不仅是一位改革家,也是一位推动“诗界革命”的杰出诗人。梁启超称他“元气淋漓”,足与黄遵宪、金和鼎足而三;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称他“反虚入浑,积健为雄”,“直有抉天心,探地肺之奇,不仅巨刃摩天而已也”!读这首出都留别诸公,人们正可领略他出入诗、骚,融汇李、杜,以宏伟气魄,驭瑰奇想像,写胸中壮思的风貌之一斑。
-
这首咏腊梅的五律,从开花、颇色、形状、气味四个方面展示腊梅的风貌,一联写一个方面。 “破腊惊春意,凌寒试晓妆。”从腊梅开花的季节下笔,推出腊梅的整体形象。“破腊惊春意”,是说腊梅在冬末开花,打破了寒冬群芳寂寥的冷清局面,呼唤着春天的
-
(1)单义词,即只有一种意义的词。 例如:黄河 电子 行星 (2)多义词,即具有多种相互联系的意义的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其中最初的意义也叫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
-
【名句】挟太山以超北海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用胳臂夹着泰山超越北海。比喻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太山:同“泰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海棠春古诗词田字格,内容包括小池古诗田字格正确写法,画的古诗田字格,关于秋海棠的古诗词。《画》【作者】王维 【朝代】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
-
这是看了“京派”与“海派”的议论之后,牵连想到的—— 北人的卑视南人,已经是一种传统。这也并非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我想,那大原因,是在历来的侵入者多从北方来,先征服中国之北部,又携了北人南征,所以南人
-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
米芾《垂虹亭》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②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③ 【注释】 ①垂虹亭:在太湖东侧的吴江垂虹桥上,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②洞庭:此处是太湖的别称,并
-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呼不已。逐之其去恨不早,呼不肯来固其理。吾老病骨知阴晴,每愁天阴闻此声。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众鸟笑鸣鸠,尔拙固无匹。
-
国家之治,由乎政事修举;政事修举,由乎人才众多;人才众多,由乎师道得人也;必欲师道
《国家之治,由乎政事修举;政事修举,由乎人才众多;人才众多,由乎师道得人也;必欲师道得人,必须推访延聘。》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作品赏析秃翁:秃发之翁,即老翁,诗人自谓。“功名”句:心如止水,淡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