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好事近·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饮》明代词作鉴赏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饮,即用先生喜予归自吴阊过访原韵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阑角。 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陈维崧
这年陈维崧从吴阊(苏州古城门名,代指苏州)回到家乡宜兴(今属江苏),当时流寓在那里的明代名将史可法的弟弟史可程(字蘧庵)十分高兴。两人经常来往,诗酒唱和。这首词便是其中的一首。
上片前两句从上次分手落笔,那是在杨柳堆烟的春日,飞雪似的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晴日的窗前。尽管是追忆以前分手时的自然风光,但古代折柳送别的风俗已令人由此想见两人依依不舍和思绪绵绵的情形。临别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转眼间已春去夏来,庭院中的蜀葵已开始像锦缎般地织出,又一次染红了雕栏的一角。过去有的论者把“葵”说成是葵花,把“红”说成是其他的红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葵”与“红”分指两种花显然有悖词理,这里的“葵肌”应指蜀葵,蜀葵又名一丈红,锦葵科,夏日开红花(也有紫、黄、白色)。以“肌”喻花,甚饶韵致。后两句同样用景物的改变,点明再次相聚的时间。
换头两句承上,先以“别来”两字带过前片的时间转换;然后用世事的翻新和吾辈的如故对举相比。其中自有一番深意。众所周知,陈、史二人同处明、清易代之际,一个是明亡不仕、以气节自许的名士(词当作于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前),一个是流寓他乡、抗清名将的亲弟弟。他们在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历史剧变后,仍保持着以往不与新朝合作的坚定信念,可谓心心相印、难能可贵。因此这两句既是自嘲式的感慨,又是纪实性的互勉。末两句点出正题和要害。古人最看重立身之本,他们往往以建功立业为人生目标。现在两人都无功名可言,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所以只要一接触这个话题,便不能不感到阵阵悲凉,以至于在炎热的夏天也会觉得有凉风索索吹来。“忽凉风索索”,在诉说到动情之处时猛然打住,以景语作结,余味曲包,言外实有无限感慨。
全词忆分手,记相见,有景有情,让人每读一过,总为之唏嘘不已。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出处】唐王维《老将行》。 【翻译】 一个人可以驰骋战场三千里,一把剑可以抵抗雄兵百万。这两句诗是描写老将 少年十五二十时 的英勇善战,威猛无敌。当年那种气吞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上一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下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全诗:
一行白鹭上青天,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翻译:一群白鹭一起飞上蓝天,花径从未有过人来扫。如今才为你开启竹门,春天的美景无法被关住。【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出处】唐·杜甫 -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
-
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一复时程虽不远,百余步地更相亲。[汝去洛程一宿,履道、集贤两宅相去一百三十步。]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闻道郡斋还有酒,风前月下对何人?
-
汤显祖再觐回宿龙潭驿谁向归舟唱一声,玉兰花尽牡丹荣。似怜游子三春月,才换江南第一程。作者简介汤显祖(1550—1617年),字义仍,号海
-
乡村歌手科洛托夫卡这个小村庄早先是属于一位女地主的,她的真名已被我遗忘了,因为她心狠手辣,所以附近一带的人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她“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读过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你读过的唯美的诗词,诗词之美最醉人,你读过最美的古诗词有哪几首,古诗词让人读过后顿生豪气。暗香疏影,我最喜欢的【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
-
陈轸为齐说楚昭阳 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齐。齐王
-
诗人用对比手法,展现出清明节扫墓前后迥然不同的景象,抒发了世事皆空、及时行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极为消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