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过小孤山》即景写情
过小孤山·金农 古县萧条对岸开,大江行色榜人催。 水风多处轻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
这是一首即景写情的名作,看似平淡,实则有味,诗中寄寓了作者孤傲不羁的性情。“古县”即赣北的彭泽县,北临长江,正对江中的小孤山。
第一句写即将离去的彭泽县,“萧条”二字概括了诗人对它的整体感受。看来诗人并没有什么留恋之意,所以后接的“对岸开”三字似乎带有摆脱的意味。第二句写登船过江。“行色”即旅行出发前的迹象,“榜人”就是船夫。“催”字恰体现了行色匆匆之状。船夫的催发反倒衬托出主人的不急于离去,他好像还在犹豫彷徨,若有所思。当然这不是因为舍不得古县城,而是因为前方的目的地也缺少某种吸引力,提不起诗人旅行的兴致来。临出发之际,他忽然对自己究竟想去哪里感到了茫然。
下面两句描写江中的小孤山,紧扣题目。“轻抬眼”恰说明诗人在渡江时一直未抬眼,江中的景致不能引起观览的兴致,他还处于沉思当中。直到船近江心,水大风急,舟身摇晃起来,诗人才偶然抬头,这时正好面对着江流中央的小孤山。人心中想念什么,眼前的景致就会像什么。此时诗人在郁闷、孤独当中一定想到了酒,酒是浇平块垒,忘却忧愁的唯一手段。果然小孤山就变成了一只巨型的酒杯,真正是心物相印。然而遗憾的是眼前的酒杯倒扣着,根本无法盛酒,这该有多么扫兴啊!“覆杯”的比喻把诗人百端不适的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小孤山,世人又呼为“小姑山”,山侧有一矶,人称“彭郎矶”,苏轼曾有“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诵甚广。后来文人过此往往借题发挥,金农不会不知道。他并没有凑趣,只管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感受。他看到的不是“姑山”,恰恰是真正的孤山。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感,不肯随波逐流的傲岸之气都在这只“覆杯”当中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所以“覆杯”是对全诗氛围的一种点化。
郑板桥评论金农的诗时说:“不须论骨髓,谁得学其皮。”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金农自出手眼,别具怀抱的诗歌风格。
-
仓中鼠曹邺①官仓老鼠大如斗②,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人君口③。【注释】①曹邺:见《姑苏台》。②斗:古代容量单位
-
作者: 〔英国〕乔叟 【原文】: 我是世上最可怜的人
-
[唐]李颀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十五闭户颖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
-
解蔽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
-
词的上片,描绘友人仙人般的容貌和超尘脱俗之气质。“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以历史人物喻之。词人以发问的口气,认为不宜一概而论历史人物。“谁道”二字,排除了独见。随即暗示着:沈东阳式的词人只因求官而累瘦了身体,而王东阳式的友道不为
-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
-
《江村》是杜甫的一首描写江湖风景的诗。诗意饱满,字字珠玑,令人陶醉其中。其中以感叹“隐者自怡操钟磬”,表达了杜甫对江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诗以宁静和闲适的田园景象为背景,张扬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传达了对流浪生活的向往,彰显了诗人对江村之美的热爱。
-
孟春之月 ① ,日在营室 ② ,昏参中 ③ ,旦尾中 ④ 。其日甲乙 ⑤ ,其帝太皥 ⑥ ,其神句芒 ⑦ ,其虫鳞 ⑧ ,其音角 ⑨ ,律中太蔟 ⑩ ,其数八 (11) ,其味酸,其臭膻 (12) ,
-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散文【1】 常听人说:“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请客只有一天不得安,为害不算太大,所以人人都觉得不妨偶一为之。 所谓请客,是指自己家里邀集朋友便餐小酌,至于在酒楼饭店“铺宴席,陈尊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玫瑰花开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描写玫瑰花的古代诗句,赞美玫瑰花的诗句,玫瑰花赞美诗句。李建勋【春词】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温庭筠【舞曲歌辞·屈柘词】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绣衫金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