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告别家人之作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告别家人之作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於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一八四0年发生鸦片战争,英国用兵舰大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清朝道光皇帝吓破了胆,匆忙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坚决禁烟、抗击英军的林则徐贬戍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临行前作此诗留别家人。

这首七律诗前三联的写法,很像在告别时与家人话衷肠。开头两句说:我能力低微而久当重任,久已感到精力疲惫,要继续全力以赴地操劳政事,以我这样的衰朽之身,肯定是难以支持了。此时林则徐已是五十七岁的垂暮之年,平淡的话语中隐隐透出一场大风暴后他那种疲乏而低沉的心绪。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决不以个人的进退荣辱萦怀,于是,他话锋一转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想到了春秋时著名宰相郑国大夫子产,因实行政治经济改革,遭到国人诽谤,子产说:“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才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品格啊!林则徐自励道:倘使有利于国家,我可以用生命作奉献,怎能因为是祸就避开,是福就争取呢?

第二联这两句诗含意很丰富。一,是指目前贬戍伊犁事。从同时写的另一首留别诗“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句,表明有人说他此次远戍,将如俚谚所云“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诗人在这里向家人表示,即使是祸,自己也在所不辞。二,表明自己过去所作所为,主要指禁烟和抗击英军,也都是从“利国家”“不避祸福”这一宗旨出发的。三、对未来,自己也将一如既往,不改爱国初衷。写此诗后数日,林则徐致姚春木王冬寿书说:“自念祸福死生,早已度外置之,唯逆焰已若燎原,身虽放逐,安能委诸不闻不见?”这段话正可作为这两句诗意最好的注脚。实际上这一联诗集中体现出林则徐的一生为人。据说作者生前最喜爱自己这两句诗,经常听到他嘴边吟诵有词,乃至身后被其子写入讣告之中。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评曰:“盖文忠公矢志公忠,乃心王室,故二句诗常不去口。”

林则徐在启程远行时,向家人倾诉衷肠,无非是希望得到理解与谅解。接下来,他进一步设法解除家人对他此行的担忧。于是诗笔又一转,转而宽慰家人说:“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严厉禁烟和坚决抗敌,本是爱国壮举,未获朝廷封赏,反而得到充军伊犁的处分,自是天下不平事。为什么林则徐反而表示感谢皇帝对他处分的宽厚呢?封建政治是很可怕的,朝廷内派系斗争复杂,作为朝廷重臣,怎能像一般文人随便发牢骚呢?在这方面正表现出林则徐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深沉。况且,中国士大夫在不得意时还会学陶渊明的榜样。陶渊明归田园居云:“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林则徐说的“养拙”,也相当于陶渊明的“守拙”。所以,他故作轻松地对家人说:我这个做官缺乏才干的人,此次至伊犁去,有时间“开荒南野际”了,对我来说,当一名戍卒不是更适宜么!

最后,诗人大概为了让悲悲切切的离别场面变得轻松一点吧,他想起了苏东坡为人的风趣旷达。诗人于此诗尾联作“自注”云:“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林则徐想:此时自己也要效东坡故事才是,于是他“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了。为了安慰家人,冲淡巨大的悲痛,林则徐是用强作玩笑的戏语来同亲人告别的。

这首告别家人之作,国事家愁,几重感情交织,在儿女情长的脉脉温情中,透出一种雄健豪劲的英雄气。作为一个谪臣,语气平和,不作牢骚语,于旷达幽默之中,隐隐蕴含着压抑不下的忧患意识,颇见这位近代政治家的个性、心胸和风度。

猜你喜欢
  •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十年春,齐师伐我 ① 。公将战 ② ,曹刿请见 ③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④ ,又何间焉 ⑤ ?”刿曰:“肉食者鄙 ⑥ ,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 ⑦ 。公曰:“衣食所安 ⑧ ,弗敢专也 ⑨

  • 尚书《毕命第二十六》译文与赏析

    毕命第二十六毕命第二十六 【原文】 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1583]。越三日壬申,王朝步

  • 《辞和气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辞和气平【原典】凡人语及①其所不平,则气必动,色必变,辞必厉。唯韩魏公②不然。更说到小人忘恩背义、欲倾己③处,辞和气平,如道④寻常

  • 李白《送王孝廉觐省》全诗赏析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

  • 《古文·避风岩记》鉴赏

    古文·避风岩记 张明弼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遂并

    【注释】 选自汉·贾谊《过秦论》。 斩:砍。 揭:举起。 云集:像云一般集合。 赢粮:背负粮食。赢,担负,肩挑。 景从:像影子一样随从。景,通“影”。 【赏析】 秦国的兴盛经历了七代国君,逾百年之久,

  • 征讨张发奎及“护党救国军”的战争

    1929年,蒋介石控制国民党“三大”,给了“改组派”及国民党内的反对派一记沉重的打击。但他们并不善罢甘休,经过多次挫败,他们深切感到军事反蒋的重要,于是在上海总部成立军事委员会,积极准备从军事上与地方

  • 《棋·[唐]裴说》原文与赏析

    [唐]裴说十九条平路,言平又崄巇。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迥势流星远,声乾下雹迟。临

  • 黄飞松《我的家在溪边》

    我的家在溪边,这是一个很小很小得村庄,小得甚至在县域地图上也难以找到它的痕迹。我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溪边和溪边人家的变迁。想起家

  • 古诗词中带有花的诗句(唐诗三百首中带花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带有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唐诗三百首中带花的诗句,古诗中带有“花”这个字的诗句,诗中有花的诗句。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