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咏杨花词鉴赏
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 儘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这是一首咏杨花的词。古人咏杨花的词作很多,有名的如北宋章质夫的水龙吟·杨花词,可谓“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苏轼的和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在意境上远超过章词,体现出大手笔的绝代才情。南宋张炎称赞说:“东坡次章质夫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今古。”(词源)王国维也认为:“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人间词话)
同题之作难度极大,以至连大诗人李白都不敢轻易下笔。他曾面对传诵于世的崔颢题黄鹤楼一诗,大加感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一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遂为文坛添了一段佳话。咏杨花词早有先贤名作“在上头”,常州词派开山祖张惠言却迎难而上,所写这首同题词作,汲苏词神髓,妙手点化,缘情造端,自成新境,在词史上独树一帜,被谭献称为“撮两宋之菁英”(箧中词),是何等不易。
苏轼词开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从杨花“似花”(形)与“似非花”(神)两方面对杨花遭遇发出感慨。张惠言此词上片发端“儘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在用意上较苏词翻进了一层,认定杨花是花,须当作花来看待,可惜的是它不为人理解,无人将它当作花来看待,任其飘落殆尽。一开篇即对杨花的悲惨命运遭际感慨不平。“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三句以自然界中“风”、“雨”、“云”的种种景象来进一步衬托杨花“飘零”无依的悲凉凄苦。试看,风有“重帘”可以回避,雨有“深幕”可以遮挡,云有“轻幡”可以护佑。风、雨、云都寻觅到了可依偎呵护的“伴侣”,他们是幸运的。相比之下,孤零零的杨花是不幸的,“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杨花在整个春天里都寻觅不到可依偎的伴侣,最后在春光将尽、天色已晚之际,与残落的花朵邂逅相识——真是相见恨晚了。杨花注定是随风飘零垂落之物。在章质夫词中,杨花“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显得那么疲软无力。在张词中,杨花却显示出不屈的意志和抗争的力量:“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杨花不甘愿无声无息地飘落于地,在将要坠地时又凝聚全力飞了回来。
下片更进一层写杨花的情性、品格与归宿。杨花漫天飞舞,无羁无绊,生就一种孤标脱俗的疏狂情性,虽一春孤单无伴,也耐得住寂寞凄凉,直至度过一春(一生)的尽头。杨花的疏狂情性是与世道格格不入的,但具有清白高洁品格的它,自能找到真正的知音:“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杨花与梅、雪堪称“清寒”伴侣。“梅”乃冰心铁骨之物,陆游落梅诗赞之为“花中气节最高坚”者。“雪”则是冰清玉洁、晶莹无瑕的大自然精灵。品格清寒的梅、雪历来形影相随,梅之寒香与雪之洁白二者相得益彰,是历代骚人墨客歌咏不尽的永恒题材。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雪花一旦消溶也殒身大地。一生清寒的杨花,像梅花、雪花一样,终究也逃脱不了坠地消亡的命运。“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杨花便将满腔的怅恨,化作一天愁影缭绕于云山之际,何以能尽泄内心无限的愁与恨!最后的结局仍是无可奈何地“飘零尽了”,“无声委地”。结拍将杨花同时也是人(飘零坠地者)的生命、感情,凝成了青青池畔的点点泪斑:“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热肠郁思,情韵无限。
张词结句虽是由苏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点化而出,但同工异曲,韵味深长。苏词中杨花与思妇泪融为一体,杨花似泪,泪似杨花。且杨花落水化为浮萍,“一池萍碎”,似点点离人泪。张词中杨花即飘零者的泪珠洒遍了青青池畔,何止是“一池萍碎”。飘零者的泪,饱含着一个情性疏狂、品格清寒、久耐凄凉而终至沉沦坠地者的悲惨遭遇与无限憾恨,比之思妇的离人泪更具深厚感人的蕴涵。词中涌动着一位执意坚守节操、不甘沉沦、在逆境中自励自强的飘零者的情志。这是张惠言咏杨花词在用意、用笔、艺术造境上的创新之处。于此,我们方可领悟到常州词派“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的创作特点,也明晓了这首咏杨花的同题词作,为什么与苏词一样受到人们激赏的原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水爱情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水爱情的古诗词,带水字的爱情诗句,描写水又带一点爱情的诗句。关于赞美水的诗句生命离不开水因为有你,小草才挺直了腰。因为有你,花儿才张开了笑脸。因为有你,禾苗才抬起了头。因为有你,地球才充满了勃勃生
-
黄巢的《题菊花》一诗,描绘了菊花的坚强和不屈的品质,寓意着作者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每个字都凝练有力,富有哲理。诗中悲壮豪放的笔调,展现了黄巢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坚强的信念和对压迫的反抗。黄巢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强烈的情感,使人们对自己立志追求自由的勇气也感到深深的鼓舞。这首诗凭借其深刻的主题和精练的表达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在当时的诗词界,这首诗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
-
【4243】管理思想史:第6版(〔美〕雷恩、贝德安著,孙健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7 9万字,2012年1月第1版,62元)4部分(23章):[1]
-
白居易《琴》 置琴曲机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赏析心得】 将琴置于机架上,静静地坐在它面前,只要你思潮澎湃、饱含情感,心底自然会弹起悦耳迷人的曲调。如果你情绪不稳,强打精神,心烦
-
近几年,我在县城教书,时常有过去在山区教书时认识的学生和家长到县城赶集或办事,遇到时,很亲热地拉一会家常,有的还到我的单位坐一
-
作者: 王瑞明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简明的清代学术
-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② 。 戏招西塞山前月 ③ ,来听东林寺里钟。 远客岂知今再到 ④ ,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 ⑤ ? 野碓无人夜自春 ⑥ 。 ①本诗是作者于淳熙五年(1178
-
名言: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句意: 人品好, 学问高靠的是有志气, 没有志气的人, 什么事也办不成。 出处: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