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宗泰:游焦山记 顾宗泰京口三山以焦山为特秀,山之隐者乎!壮不北固,丽不金鳌。一峰横江,浮玉耸翠,若有瞰左右而寄傲者。以隐士隐之,山...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杨一清:游温泉记 杨一清温泉螳川胜景,非特南国重而天下亦驰誉焉。盖泉之微妙,不尽其说,穷源溯流,大抵天地之功用、二气之良能也。吾友...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袁枚:游武夷山记 袁枚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滨,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坐...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 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先秦散文·韩非子·和氏》原文鉴赏 楚人和氏...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冯友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与民族危亡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生境界说成为他人生哲学的核心。他认为,人的本质是觉解,人生的意义因觉解的不同而不同,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解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李绅:四望亭记 李绅濠城之西北隅,爽耸四达,纵目周视,回环者可数百里而远。尽彼目力,四封不阅。尝为废墉,无所伫望。郡守彭城刘君字嗣...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多闻曰博,多见曰闲 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畅快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与桓秘书习凿齿吾以去岁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他在学术上很有造诣,思想敏锐,观点鲜明。他曾作读书札记《日知录》,以“明道”、“救世”为宗旨,该书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政治思想。...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中国历史进入到春秋战国时代,曾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变革,这就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书褒城驿壁书褒城驿壁 唐·孙樵 【题解】 孙樵,字可之,又字隐之。唐宣宗大中九年(855)进士,授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致士 衡听①、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任
臣观前代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 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天地不能顿为寒暑,必渐于春秋,人君不能顿为兴亡,必渐于善恶 善不积,不能勃焉而兴,恶不积,不能忽焉而亡...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题解】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杰出的书法家。他精通古代各种文体,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称为“书...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 《史记》 【题解】 本文是《史记》最后一卷《太史公自序》的节选。原序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类似自传,历...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夏灭商立,商亡周兴,周初统治者常慨叹“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因此一个问题时时萦绕于他们脑际:如何才能使周的统治永远维持下去?...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龚自珍:说京师翠微山 龚自珍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不绝...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韩愈的《原人》即属于听起来似乎为“老话”,其实是“常新”的一类。在经历了千百年以后,重读此文,觉得时间弥久,意义弥新。...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敬民用典名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策·秦策一》 【题解】 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均求救于秦。秦王想利用蜀有内乱之机,兴兵伐蜀...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题解】 明末的政治极其腐败,明熹宗时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大肆杀戮无辜百姓...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扬权》中提出哲理和政治原则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当时各国之间不断纷争,国内常有臣下杀死君主自立或拥立新君的事,《韩非子》的主要理论就是认为富国强兵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古文名篇赏析-经典古文翻译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