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胄《别周记室》赠别诗
别周记室 王胄 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意凄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这是一首赠别诗。然而,作者与友人周记室在何时、何地作别,又缘何而别,别后各自又将怎样,这一切,诗中却丝毫未曾涉及。全诗只就将别时的意态神情层层铺写。凄清委婉,十分感人。
隋书·文学传里有一篇王胄传,本极短小单薄,而其中抄录他奉和隋炀帝的一首五言诗竟又占去了一小半篇幅。据此传,他早年仕陈,陈灭入隋,被杨广引为学士,一直还是颇为得意的。唯传文的后边说:“礼部尚书杨玄感虚襟与交,数游其第。及玄感败,与虞绰俱徙边,胄遂亡匿,潜还江左,为吏所捕,坐诛。”从诗中的“失路”云云,情调特为戚苦忧伤,以及表达时的欲说还休看,本篇其作于“亡匿”、“潜还”期间欤?
开篇二句,颇有一点传统的比兴手法的痕迹与意味,不过,它不全是自铸新词,而是化用前人的成语,借写离别时的哀情。首句出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首二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只是为了整齐、对仗,合十字为五字,易“孔雀”为“鹤”,但其兴起徘徊留连而不忍分离之意却是相同的。次句,化用水经注·江水中所引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后句意。断绝,肝肠断绝也,较之“泪沾裳”,尤觉戚楚。这一形、一声所显示的依恋、凄苦的情调,则直射下文,笼罩全篇。
以下即直写别筵。“何言”之“言”,不是通常的言说之义,它与疑问代词“何”连用,表示事出意料,意同“岂料”。失路,谓由于处境艰危而迷不知路。曰俱,则兼周记室而言,可见二人境遇相同。失路之事,既出乎意料,则双方情感之波动、惊惧、惶惑,均不难想见。在这样的情境下,故人又要分手,故“相对泣离樽”,面向离樽,泪眼相对。形象未免衰煞,情感却极沉痛。
“多情自古伤离别”,何况二人又是失路之别,故其“别意”倍觉凄苦哀伤,无穷无尽。这“别意凄无已”之情,既承上,因为它已暗寓于对酒相泣的形象中,又启下。“当歌”一句,谓酒宴上原有助乐的歌声,但因离别而凄苦的人,哪里有兴致听音乐呢!分别在即的时候了,二人仍是对泣无言,筵上仍是一片异乎寻常的沉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别情的抒写无疑又深化了一步。
周记室其人,已不可考,我们只能于末联“贫交”二字,猜得其仿佛。贫交,即贫贱之交,或曰贫贱之知,指贫困时的知心朋友。东汉宋弘曾说“贫贱之知不可忘”(后汉书·宋弘传),南朝齐武帝也曾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南史·刘悛传),后来杜甫还写过一首贫交行,诗中感慨道:“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令人弃如土!”可见对于贫交,古人极为珍惜、重视。王、周既为贫交,可见其交谊之久,相得之深。与这样一位故友分手,“欲有赠”,他原不想哑口作别,本应依古人“君子赠人以言”的遗意,或祝愿劝勉,或叮咛告诫,然而,“掩涕竟无言”,竟只是一味掩面而泣,终于未发一言。由“泣离樽”、“寂不喧”而“欲有赠”,而“竟无言”,笔势萦回曲折,写情亦淋漓尽致。诗虽是在“竟无言”中结束了,而那充溢着凄苦的离情别态,不是已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么?“此时无声胜有声”,用这句话来概括本诗艺术表现的特征,应该说是挺合适、挺切当的。
-
【生卒】:1901—【介绍】: 法国诗人、评论家。青年时代曾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发表的诗集有《幻影集》(1925)、《基点集》(1927)。以后
-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后出师表》原文鉴赏
-
风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
民国时期,外地的文人们到了苏州,如果不去曲园坐坐,就像道上的弟兄到了上海,却没去拜访杜月笙一样。曲园,国学大师俞樾的故居,曾经是民
-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
题都城南庄 作者: 崔护
-
小学古诗词教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博客(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实施途径与策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古诗词教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博客,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实施途径与策略,小学古诗词教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如何开发实施校本课如何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实施途径与策略 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最便捷有效的途径是实施有效培训策略,开展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
-
使君不浪出,羔雁亲扣门。先生但清坐,薤水已多言。当时邦人化,市无晨饮豚。岁月曾几何,客主皆九原。鲁经有遗叹,楚些无归魂。我作遗直诗,过者式其藩。
-
[美]泰瑞·卡特斯 著·凯金斯的选择[美]泰瑞·卡特斯 著庞启帆 编译2012年8月,塔米卡·凯金斯和她的队友夺下了伦敦奥运会女子篮球
-
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