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清末民初·黄节《初到杭州宿三潭,晓起望湖》写景抒情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清末民初·黄节《初到杭州宿三潭,晓起望湖》写景抒情

初到杭州宿三潭,晓起望湖·黄节 照眼西湖今始过,晓钟真奈不眠何。 断虹带雨生初日,森柳排山覆晚荷。 浅水蓬莱行再见,两堤菱芡已无多。 平时梦想江山处,不独伤心唤渡河。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诗人游杭州,作游西湖近稿诗八首。此选为其中第一首。诗人初到杭州,登临山水,望湖生情,一叹大好中华江山,今日谁主沉浮?当时时代风尚,年青的汉族知识者,无论伤时感事或范山模水之诗,都不免倾注反清革命的热情于诗中。黄节此诗,自也与此类诗歌同调,何况其时,他正与一些青年诗人在酝酿成立“南社”这样的革命的文学团体。

首联“照眼西湖今始过,晓钟真奈不眠何”,写初到西湖,为湖光山色的美景所感染,兴奋而难以晨光中再眠。诗人酷暑游杭,宿西湖中的“三潭印月”名胜,四面环水,晓起望湖,只觉西湖在旭日晨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分外耀眼。“照眼西湖”,写出了朝光中的西湖水面特征。西湖周边,近有净寺,远有灵隐,破晓之时,佛殿寺钟,次第齐鸣,远播湖上,令人神往,但诗人整夜未眠,其实也无须钟声催醒。“不眠”二句,就把初来西湖者的兴奋不已之情,全盘写出。而全诗所记,亦便循此感情的脉络发展。其第二句初稿为“诗魂还我旧东坡”,是指苏轼杭州任通判期间,曾写有大量咏西湖山水诗,其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尤为脍炙人口。黄节用此典,谓昔日东坡所爱风光,今又还属于我。然而,此旧句用事,在表情达意上,远不如改定稿的直接从眼前取景,更能达情表意,情景更生动,气氛更浓烈。以下四句,侧重写“晓起望湖”。

“断虹带雨生初日,森柳排山覆晚荷。”上句写湖上高处,下句写湖上远处。诗人仰视湖上,旭日方升,晨雨阵阵,如带虹霓,渐现于雨云层间,断续可见。郁森森的绿柳,密密层层,缘山傍湖,伸展而去,推向山峰,而其浓荫又覆盖着满湖盛开的晚荷。一幅色彩多么艳丽迷人的图画!断虹色彩缤纷,初日红光耀空,森柳层层浓绿,晚荷叶碧花红,背衬青葱郁勃的青山翠峰,在迷蒙飘忽的晨雨中,益发显得新丽鲜艳,妩媚迷人。两句中多重连用“带”、“生”、“排”、“覆”等动词,将一幅晨光雨中的湖光山色,写得静中有动,生机勃勃,而又富于活泼情趣。改定稿改初稿中“断桥”为“断虹”,更具色彩,意境更阔大更媚人。这两句从天上、远山等大处落墨,衬写西湖,犹如画上的大背景。至颈联两句,则从湖上细处描绘,浓笔重彩,点染湖光山色。诗云“浅水蓬莱行再见,两堤菱芡已无多”。西湖水浅,远不如蓬莱仙岛所在的东海深邈。但是,湖畔佳境,可比蓬莱仙境,一步一景,处处如蓬莱仙境般美丽奇妙。苏堤、白堤之畔,犹有湖上的菱与芡,但多经采摘,所余无多了。两句直接写湖上风光,写湖浅水清平静,两堤一带,美不胜收。初稿作“人世几回清浅水,湖山犹在短衣歌。”不如改定稿句的写湖光那么具体形象,寓悦愉之情于景,而是偏重于说理,与颔联写景之句,欠谐和,缺呼应,何况,寓理在感慨一已之人生,向往短衣隐山之乐,未免消沉,与全诗题旨不合。改定稿仍循首联,再续颔联,写足湖光山色之美,充分抒发愉悦美好江山之情,层层铺垫,蓄势积厚,以是从结出末两句,进发出一曲高昂悲壮之音,奇峰突起,而完成全诗题旨,其云“平时梦想江山处,不独伤心唤渡河。”初稿原作“休论三十年来事,清响沉沉邈若何?”用的是郑所南评张玉田词句意,谓“张玉田词,能令三十年后,西湖锦绣山水,犹生清响。”初稿两句,还在诗人作自我感慨。其时,诗人已年有三十六岁,自叹人生茫茫,成就未立,犹如“清响沉邈”。此乃拘泥于个人身世之感,格调未免欠沉落而狭窄。而改定稿所出两句,升华到伤时感事、忧患家国的高度,从湖光山色中,触生忠爱之情,使全诗布满亮色。史载宋朝名将宗泽,一生抗金,临终犹大呼“渡河”,要渡过黄河,尽驱胡虏;其壮志未酬,常今后人为之扼腕叹息。诗人由西湖景色之美,忽然联想及平日梦想到的中华江山、当有无数如西湖之美景,但而今却全为满清所统治,江山含辱蒙羞,有志者怎可忘此羞辱、而坐观美景?宗泽抱志以没,固然令人思之伤心;但今日之时势,又安得而不令人伤心?“不独”二字,说明了诗人所言不在史事而在时事,也暗示了诗人的排满革命倾向。黄节是学人,编国粹学报,力主发扬国粹,保种保国,恢复汉官威仪,亦是这种倾向的体现。读至尾联,读者始悟前六句充分展画铺写湖光山色之美,正是为此“伤心”蓄积其势:山河越美,越令诗人伤怀;而前篇所写美景乐怀,正好同尾联所记“伤心”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结句产生强烈的感人力量,其高亢怒吼,足可撼人心魄!

陈衍石遗室诗话谓黄节“为诗,著意骨格,笔必拗折,语必凄婉。”从这首诗、尤其是改动部分中,我们能明显地见到黄节之“著意骨格”的精神。

猜你喜欢
  • “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注释、译文和评说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意 ① 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 ② 。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方 ③ ,信见信 ④

  • 八六子 错衷由

    《词林正韵》 错衷由。落窗枫色,谁解何奈还休。 且共白首负相离,终了阑珊好梦,斯人眼眉乞惆。 三分恻寒商信,想乱依依,零雨听秋。 烛烬摇流。照红衣、心生几多宵话, 泪波停笔,却难情字,堪可、寄

  •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手踏明月。

    名言: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手踏明月。 注释: 知音: 知心。希: 稀少。念子: 想念你。不能别: 不忍心分别。行行:走来走去。踏明月: 在月光底下踱步。 句意: 知心朋友古来少,

  • 李白《独不见》全诗赏析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 李煜《清平乐》诗意|阅读答案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是一首抒写离恨的词。

  • 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得青字》全诗赏析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不遑宁。

  • 《游仙诗十四首(其二)郭璞)原文、鉴赏和赏析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翘迹企颍阳,临河思洗耳。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郭璞的十四首《游仙诗》大致上可

  • 李商隐《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全诗赏析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 10月6日 八路军总部与第129师师部合并

    10月6日 八路军总部与第129师师部合并 : 为了适应华北敌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于1943年8月14日向中共中央建议:为了保存干部及便于加强工作的领导,将中共太行分局和北方局合并,

  • 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研究

    【3630】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编,中央文献出版社,48 4万字,2018年4月第1版,72元)△国家社科基金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