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项廷纪《清平乐·池上纳凉》乘凉写景寓情词作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项廷纪《清平乐·池上纳凉》乘凉写景寓情词作

清平乐项廷纪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消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这是一幅白描消夏图。不设辞藻,不施铅华,如生活本身一样平淡,却又极耐人寻味。

词的第一句,可能节自唐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之诗题,“水天”可以理解为水边,但“天”字将空间充分地开放化,为纳凉和闲谈营造了自由、无拘无束的境界;“清话”,高雅不俗的言谈,此作“闲谈”解。院落就在水边(这从下文“荷塘”也可看出),静悄悄的,人坐在院里消夏。开头这两句,不但点明题旨,而且破题的“水”字,首先就将一阵宜人的凉意迎面送来,给人清爽的感觉,使整个词境不带一点烦闷、躁气。接着,“清”字、“静”字,又进一步使人的心绪安定下来,为纳凉活动设置了十分理想的空间场所。“蜡炬”二句,是对这个环境做简单而又具体的描绘:屋内有照明用的蜡炬,屋外种有竹子,还有庭院的围墙、门窗的帘子;凉风吹动帘子,把它掀得高高的,帘里的烛光便洒了出来,对面竹丛的影子被映在了墙上,宛如画上去的一样。一般说来,夏夜里的灯火是很容易令人产生烦躁感的,而词中的灯烛带来的却是一片可人的光明。原因就在于前面已经铺设了可以消除任何产生这种感觉因素的静谧处所,同时,又有帘、有风加以映衬;帘在人与光之间造成了一定的阻隔(尽管光还是漏了出来),风呢,带来了凉爽,又映出竹的婆娑身影(那也是有清凉感的),在墙上“绘”出一幅活动着的“墨竹图”,平添几分生意和情趣。

上片虽有“人”字,而人并未出现,下片才写纳凉的人;却又不直接写其外貌、言语,而是写其醉态。醉了,要别人扶上席子(桃笙是用桃枝竹编的凉席,吴地人谓簟为笙)来纳凉,还要摇着熟罗做的团扇,真是醉态可掬,也见出这环境、气氛、时间的相宜。正是在这样的境地下,风的“凉”、扇的“轻”,仿佛都有了质态,让人可触、可感。夜如水,如歌。一切都是那么温馨、恬美。也正是这种“静”,为词人创设了一种虚静的心理空间,所以,当池塘上空霎时飘过一阵急雨时,他便从雨声中“听”出秋天到来的脚步声。词作从开篇就有“话”、“摇”、“扶”等动词,但整个词境一直是静悄悄的,连纳凉的话语也不让人听到,荷塘雨声却打破了这片静谧;而“明朝便是秋声”一句,像是谁的轻轻的叹息,又像是深夜纳凉者的对语,或梦呓般的心灵独语,包含着无穷的感慨和惋惜。秋之为秋,在于它能枯花败叶,让人兴致冷落,让人情感萧条,故这一句中的哀怨,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有了这一句,纳凉的主题便得以深化,而不流于轻浅、俗套。当然,这感慨又必须很轻、很淡,不太着露痕迹,否则,与全词的基调便不相吻合。至于那醉的是不是词人自己,已无关宏旨;然不把醉者当做词人看似乎更加有趣,它可以有一种清醒着看人醉态的情趣,见落叶而知秋的智慧或睿哲,也与结尾处的发出感慨相一致。

猜你喜欢
  • 骆宾王《送别》全诗赏析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 李梦阳《菊花》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李梦阳不随群草出

  • 典故“主父五鼎”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 (主父) 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

  • 《绍兴壬子六月先公再被掖垣之命某时侍行自清赏析》

    【原题】:绍兴壬子六月先公再被掖垣之命某时侍行自清江登舟经祖印江口趋行在所未几罢归还憩丰城之龙泽寺明年初夏归隐南山己巳岁予偶游祖印留宿寺僧惠嵩能道昔寓龙泽之梗概两寺相望盖五十里时先公没十有二年矣予亦衰病投绂俯仰悲慨因成两诗以遗嵩

  • 有关于本末的名言名句大全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 根本不美而枝叶茂者,未之有也。 ——《文子·微明》 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邓析子·无厚》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左传·

  • 耶律楚材《阴山》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耶律楚材《阴山》 耶律楚材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睛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罗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这首诗歌咏了阴山 (今新疆境内) 的

  • 《自中秋月圆木犀开后倡酬络绎今可以止矣再书赏析》

    【原题】:自中秋月圆木犀开后倡酬络绎今可以止矣再书数句殿其后

  • 形容南昌赣江的古诗词(描写南昌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南昌赣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赣江的诗句,描写南昌的诗句,关于赣江的诗句请各位大哥帮帮忙知道了就告诉我O(∩∩)O谢谢了。古代诗人描写南昌的著名诗句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昌奇观,最东湖、好景重重叠叠”等。(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 《金山岭随想》尧山壁散文赏析

    提前一天住进山下酒店,晚上特意吃了一片安眠药,养精蓄锐,准备天明登山。偏偏天不作美,阴雨不期而至,热情被雨水浇湿了大半。懒洋洋走到

  • 李白作诗力压崔颢

    李白作诗力压崔颢李白和崔颢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诗人。有一次,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游览。他登上高楼,举目北望:在夕阳的返照下,对岸汉阳的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