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瑞《水龙吟·登瓜步江楼》兴亡之恨人生之叹词作
水龙吟徐之瑞 登 瓜 步 江 楼 怒涛千叠横江,是谁截断神鳌足?却思当日,风云叱咤,气吞巴蜀。江左夷吾,风流顿尽,神州谁复?但茫茫睹此,河山如故,悲何限,吞声哭。 正拟清游堪续,剩荒台、乱鸦残木。伤心莫话,南朝旧事,春波犹绿。鼎鼎华年,滔滔逝水,浮生何促!指三山缥缈,凌云东去,醉吹霜竹。
钱锺书指出: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的认识,既有局外人的冷静超脱和高瞻远瞩,同时又不免有门外汉的“见林而不见树”的偏差。后人所谓“词至明而词亡”、“明三百年无一工词者”云云,便大有粗枝大叶未能体贴入微之嫌。试看明遗民徐之瑞此阕水龙吟,气势汹涌,感情澎湃,故国苍茫之感与个人郁塞之怀,交融流贯,置诸南宋辛派豪放词中,决不逊色。西哲曰:愤怒出诗人;屈子曰:发愤以抒情。信然。
徐之瑞少习诗书,熟精文选,五言诗古致纷敷,近体效韩偓极其绮靡。入清不仕,亦明遗民之孤孽。此时徐氏正值当年,然一悲神州难复,二恨华年虚度,悲愤无限,发而为词,便成此阕苍茫沉郁的水龙吟。
“瓜步”,即瓜步山,在江苏六合东南。古时南临大江,山顶江楼可极目江天。南北朝时屡为兵家争夺要地。徐氏此篇,当在南明弘光朝既覆之后,登瓜步江楼,发兴亡之叹。
全词以发问开篇,奇峰突起,造成一种迷离苍茫之境。词人骋目远眺,只见怒涛掀天,叠浪横江,乃问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神鳌足以立四极,此解危救难之事是何人所为?此问似令人颇感突兀,但将其视为问苍茫天地,何人力挽狂澜的叹呼,则此二句之思路,正清晰可辨。唐李白留别宗十六璟有“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之句,以称颂宗氏有济世之功。如今,词人登楼望江,问“是谁截断神鳌足”,既有无才补苍天之憾,也有无人救神州之恨。这难免不令人思古叹今。“却思当日,风云叱咤,气吞巴蜀”,回想当年西晋初,益州刺史王濬率水陆大军自巴蜀顺长江东下,直取吴都建业(今南京),迫吴主孙皓投降,那份英雄气概,真有“叱咤则风云变色”之势。然而世道沧桑,“江左夷吾,风流顿尽,神州谁复?”据晋史·王导传载:东晋初王导为丞相军谘祭酒,桓彝初过江,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导,极谈世事,还,谓周顗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后来,周顗在新亭聚会时悲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王导又以“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正色相勉。但他克复神州的愿望终未实现。如今,面对河山破碎,家国沦亡,无奈的一介书生,怎能不“悲何限,吞声哭”?再回味“怒涛千叠横江”之“怒”,可以说百感交集,心似怒涛。上片通过两次发问,把词人一腔故国苍茫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下片由兴亡之恨,转而作人生之叹。故国兴亡,必然影响个人命运。杜甫当年,壮游天下,写下了“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深情之句,正是山川历眼前,英灵助文字。明崇祯九年(1636)中举人,国变之前,正年富力强,功名事业,本是前程似锦,故而“正拟清游堪续”;然而,国变之后,摆在他面前的却是“剩荒台、乱鸦残木”,万里神州,半化丘墟。词人登上瓜步江楼,遥望六朝故都,唯有满目伤心,更知清游难续,美好的人生理想被眼前的残山剩水击得粉碎。再想到“鼎鼎华年”,如“滔滔逝水”,浮生匆促,便由失望而至绝望,生发出学仙访道的出世之念。“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霜竹”,指竹笛,宋黄庭坚念奴娇结拍“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谓孙郎吹出清越的笛声,使词人陶醉。此词仿黄词将全篇结束在悠扬宛转的笛声之中,但所谓“醉吹霜竹”,纯然是借酒消愁,自我排遣,这里面已没有潇洒,没有倜傥,而只有凄凉,只有惆怅。虽然笔者以为在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调上,此阕不及宋末元初刘辰翁之词,更不及南宋初辛弃疾之词,这与个人境界有关,也当是时代风气使然,但尽管如此,本篇以其强烈而宛曲地表达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恨,当属明清之际遗民词之佳制。
-
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这是一支颇有民歌风味的小调,以婉丽见长。 上片写西湖风光。南北高峰,两山对峙,乃西湖名胜之一,有“双峰
-
这是诗人从长江北岸的扬子驿坐船渡江到南岸的感怀之作。此诗写的是秋景:船儿随波漂流,晚秋的天空与水都很清净,扬子驿在树林中闪现出来,润州坐卧在起伏的山冈之中,海边和江边都是寒意浓浓,枫树叶落,传来淅沥之声。从江北的“林开扬子驿”到江南的“
-
寒宵劝酒君须饮,君是孤眠七十身。莫道非人身不暖,十分一盏暖于人。
-
【注释】:张元幹《 芦川归来集》卷九《跋楚甸落帆》云:“往年自豫章下白沙,尝作《 满江红 》词,有所谓‘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之句。此画颇与吾眼界熟,要是胸次不凡者为之,宁无感慨?”然而跋文年代不详 ,据同书卷十《芦川豫章观音观书
-
群飞来去噪行人,得食无忧便可驯。江上饥乌无足怪,野鹰何事亦频频。 作品赏析原题: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舟人神之,故亦不敢害
-
《贺新郎 夏景》·苏轼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午转,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都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
-
典源出处 《庄子 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疏:姓列,名御寇,郑人也。与郑繻公同时,师于壶丘子林,著书八卷,得风仙之道,乘风游行,泠然轻举,所以称善也。 释义用法 列御寇学得仙
-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棵
-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 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 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简析】 钱
-
【原题】:岁乙丑余年四十有九矣因诵太白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之句次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