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清·吕坚《江官廨书楼漫成》借景抒怀诗作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清·吕坚《江官廨书楼漫成》借景抒怀诗作

江官廨书楼漫成吕坚

家国心何壮,蹉跎二十年。 霆声浑地奋,山色倚天圆。 海阔都悬水,林疏旋补烟。 青衫惭起舞,垂手一苍然。

作者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秀才,曾入国子监读书。他名列“岭南四家”(黎简、张锦芳、黄丹书、吕坚),诗文幽艳陆离,奇情勃郁,不肯作一常语,为人所称道。但作者仕途上一直坎坷,至老而不遇,空有抱负。当他客游至广东汕头,登上鮀(tuó驼)江畔的官廨(xié械)即官衙的书楼上四望时,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于是借景抒怀而写下这首五律。

首联“家国心何壮,蹉跎二十年”乃直抒胸臆,为全诗定下了悲慨失意的基调。前一句是抒发平生理想,后一句是感叹无情现实。“家国心”指其治国的雄心,“何壮”强调其理想的崇高远大,此为诗情之一扬。但先扬而后抑,旨在反衬后一句感情之低沉压抑。因为壮志未酬,而觉虚度二十年光阴,一种愤懑之意充溢于胸中。作者登楼四顾,写其所闻所见正与其此时心境相吻合。颔联“霆声浑地奋,山色倚天圆”,写得真是有“声”有“色”。先从听觉角度写:耳闻一声雷霆落地,使得大地为之震动,堪称声威雄壮,此句乃从易·豫“雷出地奋”化出,“奋”即震动;然后从视觉角度写:远望青山之色与天边弧形的地平线融化在一起,可谓深远无际。这一联所写的“霆声”“山色”正象征着作者的“家国心”之“壮”、平生志向之高远。“浑地奋”、“倚天圆”都落笔不凡,造语奇警。如果说颔联写的是官廨书楼上北望的景物,颈联“海阔都悬水,林疏旋补烟”则是转写书楼南眺的风光。汕头南面滨临南海,前句就是写海上所见:大海空阔,浪涛腾空,甚是壮观;后句则写海边林木空疏,被烟雾所充塞,又甚为迷濛。“悬水”二字称得上奇倔不俗,“补”字亦下得贴切传神。此联的景象虽然阔大,但又有一种虚无缥缈之感。这与作者“蹉跎二十年”的心绪亦是相契合的。总之,书楼四周的景象从不同方面刺激着作者蹉跎岁月、蹭蹬名场之遗恨。作为一个性格兀岸自异的人,作者竟情不自禁地借助形体动作以发愤了。尾联“青衫惭起舞,垂手一苍然”即是写其惭愧失意的情态。此处“青衫”意同“青衿”,为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在清代专指“秀才”,这里是借以自称。“惭”乃为“蹉跎二十年”、一事无成而生。“起舞”,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渲泄,借以抒发愤懑。但是“垂手”即舞罢,却“一苍然”,即脸色阴沉忧郁,这表明“起舞”并不能真正解除其内心的苦闷。“起舞”时或可暂时忘怀烦恼,但舞罢又回到现实环境之中,则一切依然故我。诗的结束留下黯然神伤的余味,令人同情。

“风格就是人”。此诗的奇情勃郁的风格与作者的兀岸不俗的秉性是同步的,诗中山水的形象亦寓有作者悲慨狂放的气质。可以说,雷声、山色,大海、疏林,都被诗人个性化了。

猜你喜欢
  • 苏轼《送蜀僧去麈》全诗鉴赏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谁为善相甯嫌瘦,复有知音可废弹。拄杖挂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

  • 典故“姑娘叼着大烟袋”鉴赏和评析

    抽烟,这往往是老年人的事。姑娘叼个大烟袋,一般人会感到惊奇。在关东,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往往是十几岁,怎么她也叼上了大烟袋呢。 还是让我们讲一讲关东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

  • 《马屁大观》

    《马屁大观》 这是一本饶有趣味的有关马屁精的古籍资料汇编,李奋起选注,199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列入《魍魉世界》丛书之一。阿谀奉迎,俗称溜须拍马、拍马屁、拍马或马屁,是寡廉鲜耻之徒为达一己之私利和

  • 过西陵峡(二首) 郭沫若

    秭归胜迹溯源长 ② ,峡到西陵气混茫。 屈子衣冠犹有冢 ③ ,明妃脂粉尚流香 ④ 。 兵书宝剑存形似 ⑤ ,马肺牛肝说寇狂 ⑥ 。 三斗坪前今日过 ⑦ ,他年水坝起高墙。 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

  • 欧阳修《和刘原甫平山堂见寄》全诗鉴赏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万井笙歌遗俗在,一◇风月属君闲。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 《归田赋》原文|翻译|赏析

    游都邑以永久〔2〕,无明略以佐时〔3〕;徒临川以羡鱼〔4〕,俟河清乎未期〔5〕。感蔡子

  • 阿拉伯穆斯林的丧葬习俗

    阿拉伯穆斯林的丧葬特点,一是实行土葬,二是实行速葬,三是实行薄葬。整个殡葬过程是,一个人断气后,当天为他选择一块墓地,挖一长方形深坑,在坑底部一侧掏一壁龛。在不超过三天的时间里择时举行殡礼,然后抬到墓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注释】 选自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别。 阡陌:田间小道。其中南北称“阡”,东西称“陌”。 交通:相互交叉通达。 【赏析】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又经

  • 欧阳修《养鱼记》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 ①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② 。因洿 ③ 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 ④ ,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

  • 苏轼《江神子/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全诗鉴赏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画堂新拘近孤山。曲阑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作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