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其二》以清晰的描述和深情的笔调勾勒出江南的美景和怀念。诗中描绘了花杂树映水的壮丽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大自然的美和他对江南的思念完美融合。诗中流露出的深情和温暖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白居易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岁月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的才华,也体现了对江南的热爱。...
经典优美散文-优美散文短篇 发表于2023-11-13 阅读(0) 评论(0)
-
《春题湖上》是白居易的一首诗,以描绘春天在湖上的景色为主题。文章旨在从赏析、鉴赏和解读的角度分析该诗的意境。作者通过描绘湖上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诗中用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湖水银河倒影”,“鸟语花香”,增强了对春天景象的形象化描绘。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定的社会批判,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不同感慨。最终,诗歌的主旨是倡导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经典优美散文-优美散文短篇 发表于2023-11-11 阅读(0) 评论(0)
-
《忆江南三首·其一》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之一,描绘了他对江南的怀念之情。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水乡风光,表达了白居易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句充满了对美景的讴歌,同时也有对离乡别井之苦的感慨。白居易通过精妙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江南的美丽和他对江南的深情厚意。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用字独特,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经典优美散文-优美散文短篇 发表于2023-11-04 阅读(0) 评论(0)
-
【题解】唐诗篇名。七绝。白居易作。见《白居易集》卷一九。属杂律诗。约作于长庆二年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途中。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
经典优美散文-优美散文短篇 发表于2023-10-19 阅读(0) 评论(0)
-
《井底引银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诗中描绘了民间百姓的艰辛生活和悲苦命运。诗中的井底引银瓶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将他们困在黑暗与贫困中。白居易借此寄托了自己对民众苦难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深思。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奈,引发了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经典优美散文-优美散文短篇 发表于2023-10-19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 《杨柳枝词/永丰坊园中垂柳》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首句 说千丝万缕的柳枝在春风吹拂下随风 起舞;次句写叶细芽嫩的柳条秀色夺 目,婀娜多姿,把垂柳的风致翩翩、生机 横溢写得极为生动。可是,这样美好的 一株垂柳,却被弃置...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15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东南形胜在三吴之地,三吴胜景以苏杭为最,而杭州美景又集中...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15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诗是作者谪贬江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元和十年正月,元稹被召回长安;同年八月,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一来一去,都经过了蓝桥驿。...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11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是一首咏柳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居于洛阳时。当时河南尹卢贞对这首《杨柳枝词》诗曾有一首和诗,诗题为《和白尚...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10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这首七律,是白居易回赠元稹的和答诗。元...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8 阅读(0) 评论(0)
-
精品唐诗之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含义的哲理诗。 此诗的...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6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6 阅读(0) 评论(0)
-
原名《白氏长庆集》。诗文别集。七十一卷,外集二卷。唐白居易撰。今人顾学颉据宋绍兴本校点,一九七九年出版。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死后谥“文”,又称白文公。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卒...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6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这首诗抒写诗人听一女子月夜弹筝时的感受。 首句点题,描绘出女子弹筝的形象。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和筝。“自...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4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庾楼晓望》唐山水诗鉴赏 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晨空,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 ① ,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庾楼在今江西九江市...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3 阅读(0) 评论(0)
-
精品唐诗之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居易《燕子楼(三首)》 白居易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1 阅读(0) 评论(0)
-
【题解】 唐诗篇名。七绝。白居易作。见《白居易集》卷一九。属杂律诗。约作于长庆二年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途中。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前两句描绘暮色,后...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1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元稹于元和四年(809)出任监察御史,该年三月出使东川,写下了《使东川》一组绝句。白居易写了12首和诗,《...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7-01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涧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谕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黄宪贫,牛衣寒贱貂婵贵。 貂婵...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6-29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红线毯》 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拣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粉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6-29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忆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词,为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所写。词中表达了...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题解】 白居易作。这首小诗全篇写景。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新巧的比喻,把优美的景色和愉快的感情熔铸于短短的四句诗之中。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残阳斜照下的江水。朝阳面,映照着落日余晖,...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杨柳枝(八首选六) [唐]白居易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清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白居易《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这首咏牡丹的小诗,着重于在实情实景描绘中来表现其惜爱之情,诗人不作更多的虚笔渲染,但其情致却发挥得...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
-
精品唐诗之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作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放言五首》,是白居易在元和十年(81...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14 阅读(0) 评论(0)